8月22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下称《方案》),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新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方案》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分别提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三步走”目标,工程化推进实施。到2025年,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更加高效;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10000家以上,以标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等。到2030年,满足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到2035年,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开放融合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全面形成。
《方案》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形成“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其中,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领域;未来产业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