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下,实现乡村振兴、 扩大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潜力和后劲在于现代农业与能源体系的融合发展。加强现代农业与能源体系融合,有利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新业态,更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
众所周知,无论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智能粮库建设,还是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都离不开电力的有效支撑。据统计,2022年,农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24%,但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仅占全国的12%,农村用电量仅占全国的13%,农村户均供电容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除电力外的其他能源基础设施在农村未能全面普及,天然气、供热等管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比较薄弱,与城市能源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当前,农村生活用能主要包括煤炭、薪柴、电力等,其中煤炭占比达到37.2%,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占比超过50%。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从2014年的2.01亿吨标煤增加至2020年的3.11亿吨标煤,约占全国生活用能的48.3%。农村人均生活用能从325千克标煤增加至434千克标煤。使用散煤、薪柴烧水、做饭、取暖,不仅热效率低,而且也给农村地区造成较大的生态环保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