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四川巴中恩阳区一中学在班级群内收取一款名为“好分数”App的使用费,用以查看孩子分数和错题,引起关注。10月11日,恩阳区教科体局通报:经核查,网友反映情况基本属实,责令退费终止合作。虽然官方回应此次App的下载与收费遵循“自愿原则”“家委会代理收费”,但将教学变成“生意经”的行为实属不当,不仅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更丢失了教育的初心、扰乱了教学生态。
近些年里,随着各地“智慧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教育类App成为家长手机中的必备软件,一方面教育信息实现了透明化、公开化,拉近了家校关系,另一方面这些教育软件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做牟取暴利的工具。2018年9月,四川省射洪市柳树中学要求学生购买“睿易云教学系统”App,每生三年共计收取5998元;2021年湖南长沙部分家长反映,学校推广的“教育+”App需要一次性交150元的年费或每月交15元月费,才能了解学生考试成绩、接收学校通知。
诸如此类打着“方便智能”旗号,将本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班级微信群等渠道了解的信息放在一个需要交钱才能用的App上,不仅是本末倒置,让原本简单的教学流程变得更加复杂;更是暗藏危机,App通过个人数据的收集与绑定造成家长和孩子信息泄露、隐私曝光的问题,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更是后患无穷。与此同时,虽然学校大多以“不强迫”“自愿缴费”为理由进行反驳,但当App与孩子的学习发展挂钩,收费又以集体名义出现的时候,“挟孩子以令家长”的情况免不了给家庭带来负担,没有参与的学生也可能会受到孤立,由此给孩子的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