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宜成 通讯员 胡德兰 傅大志
五年,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自学成才,成了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业致富带头人;五年,从“虾稻共作”而来、投放到荷塘中的11万余尾甲鱼苗如今已经可以出塘,并成为“信阳十宝”的优质农产品;五年,荷甲源中华鳖养殖基地入选信阳菜优质食材基地,不仅产业带动就业,更将成为更多养殖基地的示范园、孵化园,真正“授人以渔”。
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曹店村的荷甲源中华鳖养殖基地,探寻优质产品本源,寻求负责人张官成的“致富真经”。
本报记者 付宜成 通讯员 胡德兰 傅大志
五年,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自学成才,成了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业致富带头人;五年,从“虾稻共作”而来、投放到荷塘中的11万余尾甲鱼苗如今已经可以出塘,并成为“信阳十宝”的优质农产品;五年,荷甲源中华鳖养殖基地入选信阳菜优质食材基地,不仅产业带动就业,更将成为更多养殖基地的示范园、孵化园,真正“授人以渔”。
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曹店村的荷甲源中华鳖养殖基地,探寻优质产品本源,寻求负责人张官成的“致富真经”。
报告网所有产经新闻是由用户上传分享,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