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大战白热化的高潮,各种“羊毛党”横行,其中不少带货主播都在推荐一种“一定要薅的羊毛”,那便是信用卡分期免息。不少电商平台上、直播间里,各种“花式”荐分期,将分期免息作为商品卖点,主播们通常用重点口播+展示广告牌的方式强调商品支持分期免息,将分期款项按日折算,“每日仅需×元”来进行推销。
从根子上来看,不管是信用卡分期,还是消费金融产品(如小额消费贷)都属于金融产品的一种,本质上是金融服务。对于部分消费者,尤其是这些产品的意向客户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既能提前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又能量入为出,化整为零,熨平因购物带来的经济压力。但既然是金融产品,势必有其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的严肃性和特殊性。放眼目前大部分衍生问题,都是因为对这一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尤其是各大电商平台上的营销行为,往往存在信息披露不足、风险提示不到位的情况,例如某些主播对金融产品提供主体、息费标准、逾期还款的违约责任等合同重要条款均未作披露,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储户去银行存款,肯定不想买成保险。消费者去购物,莫名“被”贷款一定也意难平。
对于另外一部分愿意接触这类产品的消费者,比如学生,对于产品的金融属性和后续所存在的风险点,恐怕知之甚少。而那些“贷”货主播在介绍时,往往有意语焉不详。“使用不满意7天包退换,花的是花呗的钱,不是咱自己的钱”“和舍友拼着买就不贵了”“分期下来每个月300不贵”“分期免掉的利息由主播承担”,面对这些花里胡哨、云遮雾绕的话术,一般人是不明就里的。等到真的因为各种因素还不上所产生的费用,就会产生各种麻烦,而主播们早就因为导流得法,获得了自己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