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外贸人徐俊已经发完了圣诞季相关饰品批发订单,开始将精力投入中东斋月的供货。他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圣诞季的订单不增反降,“客户拿货量起码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原因主要是市场需求收缩,疫情期间外商采购又相对稳定,导致积压了不少存货,也让今年的采购量明显降低。
义乌圣诞树外贸商朱芝娟的感受也是类似。“欧美订单今年少了很多,俄罗斯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意有所增长,整体比去年下降了一些,也比疫情前差。”她对第一财经表示,客户去年的库存还比较多,虽然外商今年能来线下面对面采购了,但人来得多,订单反而少了,“因为行情不好,价格压了又压”,因此利润也并没有因为海运费和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而有所增长。
站在今年外贸旺季的尾巴上,出口袜子和绣花机的诸暨外贸人祝越对于全球市场疲软同样有着切身感受。在他看来,整体纺织业市场本就处于供大于求的挑战中,再加上近年来产业转移到了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地,诸暨袜子的相关出口生意不可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