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盐城11月22日电(顾名筛)21日,以“海上风光助力低碳发展,中欧合作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举行。来自中欧双方能源主管部门、能源企业、行业智库、研究机构及相关驻华使领馆代表齐聚盐城,围绕海上可再生能源领域热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挖掘中欧合作潜力。
海上新能源是中欧能源合作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双方能源主管部门指导建立了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并依托平台开展了丰富的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双方海上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与互利合作,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在论坛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带动全球海上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发展,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加快部署;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试点示范,在深远海风电、海上光伏、海上能源岛、柔直输电等方向,加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成果应用;三是挖掘潜力,提升实效,探索开展省市、企业层面项目合作,加速推进海上新能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说,加强中欧海上新能源合作,有助于发挥互补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他表示,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30·60”双碳目标指引下,盐城坚持面朝大海、向海发展、赋能未来,致力打造全球有影响、全国树标杆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和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努力实现两个“2000”目标,即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