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8日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该院作物研究所花生团队通过大规模的花生种质资源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构建出花生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并阐明了中国花生的引进与传播途径,揭示了花生遗传改良的分子机制,为全球花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组数据资源。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起源自南美洲,后广泛传播,经过自然演变和人工驯化,产生了大量高产优质的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然而,受制于基因组测序研究水平,对于花生基因组水平遗传变异及关键性状的遗传基础仍缺乏系统解析。
对此,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范围内收集的390份花生种质资源重测序,构建了包含88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花生全基因组变异图谱。通过对“粤油7号”经典系谱测序,鉴定到2064个在育种中保留的核心基因模块,解析了我国南方花生遗传改良的分子遗传机制。此外,通过对28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上万个显著性关联位点;通过候选基因分析,挖掘到调控花生株型和含油量的新基因,为分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