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随着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的成功运行,标志着集研发、设计、生产、测试于一体的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在合肥成链。
由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研制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1月6日上线运行,截至4月1日,已吸引全球范围内115个国家和地区逾477万人次访问,成功完成超过16.8万个运算任务,这是中国算力首次大规模、长时间向全球开放。
“从量子芯片到量子计算机整机,再到操作系统,我们已经实现自主可控,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已经形成。”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志龙表示,制造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量子计算机,需要从理论研究开始,一路“过关斩将”。目前,该团队联合相关企业已成功掌握了稀释制冷机、量子芯片工业设计软件、量子芯片工业母机,以及量子计算测控系统与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