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深圳“国际支付季”发布活动在深成功举办。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主要商业银行、收单机构、银行卡清算机构代表、重要商圈代表等现场参加活动。
实际上,这仅是中国政府部门开展支付体验优化的系列举措之一。今年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要重点关注包括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在内的特定群体,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支付服务的堵点;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用通俗的语言向外国朋友展示支付服务的流程和应该注意的事项;随后,各大银行机构纷纷出台相应的支付便利化举措。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支付痛点在某些领域的显现。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体系在中国飞速发展,传统的支付手段如银行卡和现金在支付市场中的份额逐渐萎缩,这种变化对特定的消费环境和人群造成了一定影响。例如,习惯使用现金的老年人群体可能会在支付上遇到麻烦,而外国人来到中国后,也可能会因不熟悉国内的支付方式而感到不方便。在此背景下,对支付服务进行优化,无疑成为应时之举。业内人士广泛认为,这将使得国内支付生态更为包容和开放,更好地适应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有力支持国家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