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杜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最新应用,极大提升了文化内容的生产效率和传播速度,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和消费场景。北京文化论坛召开之际,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在接受采访时解析了科技赋能给文化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在新时代该如何应对新挑战。
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成为全球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动能。从世界范围看,数字时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卫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传统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和智能物联网时代。
“数字文化产业正是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以来不断创新发展的新兴文化生产领域,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向勇谈到,自己于2007年左右第一次接触“数字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当时,原文化部产业司委托团队做一个课题,围绕数字文化产业内涵、范围、机制、发展趋势等方面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