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日讯(记者付静)大模型参数规模持续增加,对AI算力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当下AI智算行业蓬勃发展,智算中心建设加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246 EFLOPS(FP32),智算同比增速超过65%。
现阶段供应端算卡价格和紧缺程度如何?供给端与需求端是否相匹配?全国百余个智算中心是否都满负荷运行?建设智算中心何时能回本?人工智能算力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五个核心问题,财联社记者采访了多位产业人士。
据财联社记者梳理,此前AI算力供给端紧缺的局面有所缓解,但供需两端不完全匹配,导致部分智算中心利用率较低。各地政府、企业的智算中心规划虽屡见不鲜,真正能落地投入使用的数量或不及预期。有从业者预计,部分智算中心三四年左右能够“回本”,与此同时,算力高质量发展亦受业内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