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网网讯,2025年,钢铁行业迎来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炉钢占比约为10.5%,与世界平均水平28.4%仍有差距,但随着废钢资源增长和电力市场体系完善,其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国家政策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设立绿电消费硬指标,加速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钢铁行业正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提升绿电消费比例,以适应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要求。
一、钢铁行业绿电消费目标明确
《2024-2029年中国钢铁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为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相关部门已明确钢铁等重点行业的绿电消费目标。到2030年,钢铁行业企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这意味着钢铁企业需逐步提高绿电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通过使用绿证核算绿色电力消费,落实能耗双控向碳双控全面转型的要求。此外,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在2025年力争达到8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这也将带动钢铁行业等相关产业的绿电消费积极性。
二、钢铁行业绿电消费的挑战与机遇
钢铁行业在绿电消费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绿证价格不断走低,市场上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被严重低估,影响了钢铁企业采购绿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钢铁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对能源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有较高要求,绿电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波动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然而,钢铁行业也迎来了绿色转型的机遇。随着国家对绿电消费的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绿电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将逐步提高。同时,钢铁行业向“短流程炼钢”转型,电炉钢占比提升,将加速电力需求结构向绿电倾斜,为绿电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钢铁行业绿电消费的推进措施
为推动钢铁行业绿电消费,相关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证消费机制,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钢铁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其次,加强绿证市场供给,建立按月批量自动核发绿证机制,提升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此外,还将优化绿证绿电交易机制,从价格、时间、空间、品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推动绿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同时,支持代理机构参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和交易,推动存量水电绿证划转至用户,鼓励分布式新能源就近聚合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未来展望
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随着绿电消费硬指标的设立和相关政策的推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钢铁企业将通过提升绿电消费比例、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钢铁行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不断深化,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生态。未来,钢铁行业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总结
2025年,钢铁行业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面对绿电消费的挑战与机遇,钢铁行业通过明确绿电消费目标、推进绿证消费机制、优化绿电交易机制等措施,积极提升绿电消费比例,加速向绿色低碳发展。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钢铁行业将在绿色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