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网网讯,钛白粉作为全球三大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等多个工业领域。2025年,我国钛白粉行业在产能、技术创新和环保政策方面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钛白粉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瓶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钛白粉行业现状:产能增长与环境挑战并存
《2022-2027年全球及中国钛白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国,2023年产能达到450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52.78%。钛白粉生产工艺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其中硫酸法是我国钛白粉生产的主导工艺,2023年产量为346.8万吨,占总产量的83.3%。然而,硫酸法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酸和酸性废水,每生产1吨钛白粉约产生6~12吨废酸和100~300吨酸性废水,导致钛石膏产生量巨大,综合利用难度大。
我国钛白粉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和山东等省份,其中龙蟒佰利联、中核钛白集团等企业产能占比较高。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新建硫酸法钛白粉项目被限制,而氯化法钛白粉工艺因其环保优势逐渐受到重视。氯化法工艺具有流程短、产能大、污染小等优点,但目前我国氯化法产能仅占总产能的16%,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钛白粉行业面临的环境问题:废酸与钛石膏的困境
(一)废酸处理成本高、利用不足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含有大量硫酸和有价金属,但目前我国废酸的浓缩和回收利用率较低。废酸浓缩工艺存在蒸汽耗量大、操作复杂、设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导致运行费用较高。部分企业无法实现废酸的全部综合利用,未利用的废酸直接稀释排入废水中,进一步增加了钛石膏的产生量。
(二)废水处理成本高、有价成分回收低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含有多种有价金属,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一步法中和处理工艺,未对有价金属进行分离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一步法处理工艺导致钛石膏含水率高,处理成本增加。此外,废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石灰石等资源浪费严重,且钛石膏成分复杂,后续处理和利用难度大。
(三)钛石膏综合利用率低、堆存风险大
我国钛石膏综合利用率不到10%,大量钛石膏被堆存或填埋,占用大量土地,且对周边环境构成较大风险。钛石膏因含有二价铁存在异味,硫酸钙含量低,含水率高,含铁量高,晶体小等问题,难以满足现有利用标准,导致其综合利用难度大、成本高。
三、钛白粉行业政策建议:技术创新与环保并重
(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源头上实现“无废”
鼓励企业加大对氯化法钛白粉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提高氯化法产能比例,从源头上减少废酸和钛石膏的产生。同时,加强对氯化法含氯废渣的低成本处置技术研发,降低氯化法对环境的风险。
(二)加大废酸回收利用量,过程上尽量“减废”
鼓励现有硫酸法钛白粉企业改进废酸回收利用工艺,提高废酸回收利用率。同时,鼓励钛白粉集中生产地区引进下游低浓度废酸利用产业,减少废酸水量和钛石膏产生量。
(三)提升废水清洁化生产水平,以资源回收替代末端治理
鼓励企业采用高压力板框压滤和离心机脱水技术,降低钛石膏含水率。同时,对酸性废水工艺进行清洁生产改造,采用二段法或三段法生产高品质白石膏,提取有价金属,实现资源回收。
(四)探寻钛石膏高质量利用途径,以增效赋值替代传统堆存
钛白粉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开展钛石膏复垦农用、矿坑填充等标准或技术规范研究,拓展钛石膏大规模综合利用途径。政府应在项目申请、税收优惠等方面对推动钛石膏综合利用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高质量综合利用产业。
四、总结
2025年,我国钛白粉行业在产能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废酸处理、废水资源化利用和钛石膏综合利用等环境挑战。通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废酸回收利用量、提升废水清洁化生产水平和探寻钛石膏高质量利用途径,有望实现钛白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