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25年氦气行业现状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氦气消费市场

  报告网网讯,随着全球对氦气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2025年氦气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氦气作为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在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氦气产量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年均需求增长约10%,且高度依赖进口,这严重影响了国家氦气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因此,深入研究国内氦气资源的成藏规律和富集特征,对于保障我国氦气资源的自给自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柴达木盆地东坪气田作为我国陆上储量规模最大的基岩型气藏,近年来发现了良好的富氦天然气显示,但氦气资源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存在非均质分布,制约了进一步勘探。通过对东坪气田氦气来源及差异富集主控因素的研究,可以为柴达木盆地氦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一、柴达木盆地东坪气田氦气分布特征

  《2025-2030年中国氦气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东坪气田氦气含量在不同区块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氦气含量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其中东坪3井区氦气体积分数最高,变化范围为0.054%~1.069%,平均为0.319%,属于富氦气藏;而东坪1井区和东坪17井区氦气体积分数相对较低,分别为0.020%~0.110%和0.007%~0.130%,属于低氦气藏。从氦气与氮气的相关性来看,东坪3井区氦气与氮气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79,表明这两种气体在与烃类气体混合前有共同的运移过程,氮气可能是氦气运移和富集的载体。然而,东坪1井区和东坪17井区氦气与氮气的相关性较差,表明这些区块天然气中氮气还有其他来源。氦气在纵向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东坪3井区氦气更容易富集在较浅部位,而东坪1井区和东坪17井区氦气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二、柴达木盆地东坪气田氦气成因与来源

  东坪气田氦气属于典型的壳源成因,主要来源于古老基底岩石,如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不同类型基底岩石的铀(U)和钍(Th)含量差异显著,花岗岩的U和Th平均含量最大,生氦强度为1.02×10⁻¹² cm³/(a·g),而灰岩的U和Th含量最低,生氦强度为0.45×10⁻¹² cm³/(a·g)。东坪气田氦气的生成与运移过程复杂,氦气在生成后溶解在地下水中,并在构造隆升作用下沿断裂系统向上运移至浅层。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作用为氦气的运移提供了动力,使得深部含氦地层水能够向上运移至浅层基岩裂缝中。随后,以甲烷为主的烃类天然气在生成并运移过程中,会捕获溶解在地层水中的氦气,最终在构造高部位富集形成富氦气藏。

  三、柴达木盆地东坪气田氦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东坪气田氦气的差异富集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控制。首先,氦源岩的差异是导致氦气富集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坪3井区基岩以U、Th含量高的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氦气生成量大;而东坪17井区基岩主要为U、Th含量较低的板岩和灰岩,氦气生成量小。其次,地下水活跃程度的差异也对氦气富集产生显著影响。东坪3井区地下水活跃,有利于氦气的运移和富集;而东坪1井区地下水水动力较弱,限制了氦气的运移。此外,天然气充注强度的差异同样影响氦气的富集程度。东坪3井区天然气充注强度相对较弱,氦气稀释作用小,有利于形成富氦气藏;而东坪1井区天然气充注强度大,氦气被严重稀释。最后,构造格局的差异对氦气富集也起到关键作用。东坪3井区位于构造高部位,圈闭面积小,有利于氦气的富集;而东坪1井区和东坪17井区构造位置较低,圈闭面积大,不利于氦气的富集。

  四、柴达木盆地东坪气田氦气富集有利区预测

  氦气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基于对东坪气田氦气来源及富集规律的研究,预测阿尔金山前古隆起、古斜坡区构造高部位是氦气富集的潜在有利区。该区域分布着大面积的U、Th含量高的古老基底岩石,且构造隆升作用显著,为氦气的运移和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未来,应加强在这些区域的氦气勘探工作,有望实现氦气资源的进一步突破,为我国氦气资源的自给自足和安全稳定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柴达木盆地东坪气田氦气资源的研究揭示了氦气在不同区块的分布特征、成因来源以及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氦气作为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其富集规律的研究对于我国氦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东坪气田氦气资源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氦气资源的进一步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保障国家氦气资源供应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氦气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氦气行业标签

宇博产业研究院

宇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