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从紧货币政策下的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分析

   从紧货币政策为银行业的经营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和挑战。商业银行应从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发展综合经营、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应对

  近年来,货币政策主要是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并用,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其内容主要是三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信贷规模管理。而从2007年年底以来,其特点则明显地表现为数量型工具占主导地位,利率工具基本不用。在这样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经营具备哪些有利条件,有些什么机遇,受到哪些负面影响,有哪些压力,2008年银行业的运行态势如何,这些问题引人关注。

  从紧货币政策有利于形成银行业稳健经营的良好环境

  首先,从紧货币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获得健康运营的经济环境。过去商业银行之所以积累了很多不良资产,与经济的大起大落有很大关系。国民经济过热时对贷款的需求大,银行业贷款增长速度非常快;经济运行下滑时,运转不良的公司破产倒闭,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所以,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就在于经营稳健,而经营稳健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平稳运行的经济环境。当前从紧货币政策的目的是避免经济出现过热。一方面要避免经济过度的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物价上涨得太快。因此,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这样的一个良好环境不仅在当前而且在今后都对银行业大有裨益。

  其次,从紧货币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尽快强化或者是牢固树立稳健的经营理念和风险偏好。商业银行尤其是几家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深化股份制改革之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06年和2007年银行业的规模扩张和贷款增长都比较明显,而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规模扩张冲动情结下的资产不合理增长,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强化稳健经营的理念,避免追求规模的过度扩张。

  再次,从紧货币政策有助于促成商业银行加快调整经营策略。前几年,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经营策略的调整,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和资金业务,以改善其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信贷增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就促使商业银行加快发展非信贷业务,进一步改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

  最后,从紧货币政策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商业银行为应对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是必须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安排资金配置与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注意监控流动性风险;二是必须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科学地匹配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减轻宏观调控对银行经营的冲击,控制利率波动带来的各种市场风险。
 
  综上所述,从紧货币政策为银行业的经营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和挑战。

  从紧货币政策条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新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新的困难。 2007年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这主要得益于迅速膨胀的资本市场。从紧的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会使与资本市场相连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到影响。近期银行基金代销收入增长大幅下降即是一个例证。

  第二,新的环境会对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产生一些制约。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向零售银行转型,目标是提高银行零售业务在整个业务结构中的比重。在紧缩信贷条件下,由于大型企业与银行有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且会给银行带来许多中间业务,因此,银行往往会采取"弃小保大" 的策略,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等零售信贷所占比重无疑会受到挤压。尽管商业银行总行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现行组织结构和考核机制下,总行发号召和下文件的方式收效不大。2007年金融机构零售贷款的增速超过32%,远远高于各项贷款15.56%的增幅,而2008年这一比重则明显下降。

  第三,从紧货币政策条件下风险可能趋于集中,信贷成本趋于上升。一方面,信贷总量控制的政策限制了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组合的能力,有限的信贷资源可能会逐渐集中到少部分大客户那里,而这与商业银行分散经营风险的理念不吻合。另一方面,一旦贷款利率继续提高,信贷总量调控持续加强,将使得部分借款人难以承受,资金链就会断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可能会上升,从而增加信贷成本。这个状况在2008年第一季度表现尚不明显,但是下半年很可能会出现类似问题。

  第四,从紧货币政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加大。在近几年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中,国家注入了外汇储备,商业银行自身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境外上市募集到大量外汇资金,所以外币资产普遍大于外币负债。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这个敞口对商业银行的当期收益和所有者权益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近期一些银行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部分银行受到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贬值的影响,其损失还是比较明显的。据我们的测算,在不考虑新的避险措施和相关成本下,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负面影响大概也在一个百分点左右。

  第五,从紧货币政策条件下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偏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在已经上调到了17.5%的高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已经出现了一些困难。2007年年末,银行整体的超额准备金率是3.5%,股份制商业银行下降的幅度比较大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比较低,因为整个资金总量比较大,流动性状况比较好,所以超额准备金率不需要很高。但就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因为整体流动性比较紧,所以必须使得超额准备金率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以便控制流动性风险。

  我们认为,准备金政策工具有一个向后累积的效应。2007 年准备金率的10次调整,2008年初以来的5次调整,对2008 年和2009年将持续产生累积的效应,对市场流动性回收的边际效率会持续增强。在现有的水平下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会更加严峻。2007年,不仅是小银行,还有规模稍大些的银行,甚至是规模相当大的银行在短时间内也曾出现过流动性困难。2008年以来,存款增速加快,但新增存款的大部分流入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某些沿海省份这一比例达到90%以上,这使中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更趋紧张。这种状况将加重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困难。

  商业银行积极应对新环境下的挑战

  面对从紧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由于信贷总量受控制,各个季节实体经济的需求状况又不一样,所以必须把握好信贷投放的节奏,用好有限的资源。同时,加强零售贷款的投放和提高对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对零售贷款的支持不能够仅仅停留在银行总行的文件和一些口头指示上,而要与分支行和部门的考核紧密结合,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其次,调整资产负债的结构,降低计息负债付息率,提高资金业务收益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在信贷紧缩条件下,应着眼于负债结构的调整,采取措施降低付息负债的付息率。近年来,在严格的信贷管理背景下,商业银行在资金业务方面有很大的投入,收益率有明显的提高。要进一步发展中间业务,加强中间业务的资源投入和体制创新。过去由于信贷市场比较好,银行的资金比较充裕,信贷管理相对比较宽松,所以银行资源往往容易更多地集中到信贷融资方面。现在对信贷总量进行严格控制,商业银行可以把更多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以及政策资源投入到非信贷业务方面,这对增强中间业务的发展后劲和获得长远的收益都是很有帮助的。所谓利用政策资源,就是在自身体制和政策上进行一些创新,以刺激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综合经营。目前,商业银行在建立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方面都有了突破,2008年将在保险、证券方面有新的进展。这将使商业银行构建一个比较好的综合经营平台,为整个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发展综合经营,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要做大这些子公司,而是要构建一个满足非银行金融业务发展需要的完善平台,以支持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使得银行业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扩大。

  第四,加强风险管理。多家商业银行经过最近三年来的重组、引资和上市,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从许多非常鼓舞人心的指标、数据中已经充分得到了反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三年来恰恰是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时期,整个金融环境非常好,商业银行还没有经历过完整经济周期尤其是一轮经济明显衰退的考验。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考验,就很难说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都是非常有效和非常健全的。因此,在从紧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速略有放缓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很好地审视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引进国际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理念、制度和技术,加大力度完善自身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

  2008年商业银行经营态势展望

  2007年是中国商业银行光彩夺目的一年,银行净利润增长之快前所未有。对于2008年商业银行的发展态势,现在各方的看法不尽一致,各种预测分歧也不小。我们对中国商业银行 2008年的发展态势持比较乐观的看法,我们认为,应该充分注意到以下一些积极因素。

  积极因素之一是银行净息差将继续有所扩大。2007年共计 6次调高利率,对银行增量业务已经产生了正面影响,但是对存量业务的正面影响还要等到2008年才能完全得到反映。正是由于考虑到净息差扩大的因素,所以2008年各家商业银行总行给分行下达的业务指标中,虽然信贷总量减少了,但是上交的利润反而增加了。

  积极因素之二是存款活期化的趋势还会继续。存款活期化的趋势在2007年表现得很明显,2008年以来由于股市的调整这一趋势减弱了。但股市总是呈现波动的态势,一旦活跃,存款活期化的趋势又会继续显现。存款活期化有利于商业银行控制负债成本。
 
  积极因素之三是银行贷款利率的话语权增强了。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认为,2008年贷款的总体需求增长大概是在16%~17%。市场需求和信贷总量控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就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比较稀缺。在此情况下,贷款利率下浮的机会就比较少,上浮的机会就更多。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更有利于银行的变化,这些都有助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扩大。

  积极因素之四是目前正处于一个加息周期。最近利率没有提升,主要原因是中美利率倒挂,外汇大量流入我国。但在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总体来说利率处于一个上升的周期。只要物价上涨这个压力持续增强,那么利率上调还是有空间的。尽管可能采取不对称加息的举措,但对大部分银行来说,从整体上看,利率上调会扩大净息差。

  积极因素之五是银行中间业务仍会保持较好的发展。2008 年以来,中间业务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增长点。例如,最近几家商业银行建立的租赁公司可以为银行带来较好的回报,尤其是大型商业租赁公司和银行的客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的盈利前景应该是不错的;中期票据推出后,企业债券品种更加丰富,企业债券市场将会获得较快发展,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将获得新的增长点;近期外汇管制的放松使得投资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在经济环境总体运行还比较好的情况下,传统中间业务如结算业务和代理结算业务也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同时还必须看到,信贷话语权的增强会带动相关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如咨询费等,甚至不排斥将部分利息收入转为中间业务收入的可能。此外,股市下半年也会有转暖的机会。鉴于上述这一系列因素,2008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增长状况未必会比2007年差。

  积极因素之六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近来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对流动性的管理,不断地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主动预测流动性的需求,制订相关的流动性管理方案,通过多层次的资产组合来规避流动性的风险。同时,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了不少新的系统,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方法。比如建立和运用缺口分析系统,对利率敏感资产负债缺口实施定期监控;主动调整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资产负债的比重;对交易账户的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制订了交易限额、止损限额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7年开始,各家商业银行开始利用一些压力测试的方式,测试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对银行各个方面的影响,并进行一些前瞻性的预测,不断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积极因素之七是税制改革的影响。新的税率在2008年开始执行,我们认为可能会给银行带来净利润大约13%~15%的增长,具体要视各家银行的实际情况而定。

  综合上述积极因素,可以预期,商业银行2008年的盈利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当然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如信贷增速慢于2007年、人民币升值、准备金率进一步提升、不对称加息以及存款活期化步伐放慢等等。但总体上看,积极因素仍占主导地位。据此,我们认为,2008年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可能仍会达到50%以上的较高水平。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银行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银行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