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22年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后疫情时期到来,在劳动生产率提升、技术革新加快等因素影响下,机器人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以下对2022年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达366044套,同比增长44.9%。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24.8万台,同比增长46.1%,预计2022年市场销量有望达到30万台。

2022年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机器人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外产品的竞争激烈。国内机器人呈现出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其中既有市场需求以及金融机构的助力,也有盲目发展的虚火。现从三大市场状况不利因素来分析2022年机器人行业现状。

  自主创新能力还需加强,尽管我国基本掌握了本体设计制造、控制系统软硬件、运动规划等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但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缺乏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成果和创新理念,缺乏面向企业及市场需求的问题依然突出;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方面的技术差距尤为突出,长期依赖进口。

  企业成本压力大,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难以改变,企业成本压力大。2015年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主要供应商是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和住友公司等;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欧美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比之于外企,国内企业要以高出近4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以近2倍的价格购买伺服驱动器,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容乐观。

  产量跟不上销量,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各企业需求量很大,但是企业的产量还是远远不够。即使龙头企业沈阳新松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了20.3亿元,但与安川、发那科、库卡等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的外企来比,仍然偏小。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达到422.5亿元,同比增长18.9%。2021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迈向中高端水平。

  经过2020年的“低开高走”和2021年的“高开低走”,中国机器人产业再次迎来拐点,从“爆发”回归结构性分化增长的新常态。2021年即将进入尾声,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的“滞胀”期或将延续,全球面临新一轮能源危机,PPI延续上涨,“限电+限产”或将成为常态化,综合来看,宏观形势严峻。

  以下是小编对2022年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的大致介绍了,如下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机器人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机器人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