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建材行业企业34554个,亏损企业5074个,同比减少10.1%。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行业饱和度也逐渐增强。以下对建材产业政策分析。
建材行业盈利能力较为稳定。2017年,中国建材行业销售毛利率达到15.4%,与上年相比上升1.1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达到7.2%,与上年相比上升0.7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建材行业销售毛利率16.5%,销售利润率8.2%。建材行业商情报告指出,2019年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将会有回暖趋势,2019年建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上升45000亿元,利润总约升至4100亿元。
作为一个新生的产业,如今的建材已然走过了稚嫩的孩童时期,正在从蓬勃发展走向理性繁荣,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新趋势此起彼伏。与之相关的政策扶持也愈来愈多。现从四大保障措施来分析建材产业政策。
一是合力推进转型发展。建材产业政策分析,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和改革委统筹协调全省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工作。省级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能职责,完善配套政策,并协调系统内各级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各州市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建材工业调结构增效益转型发展负总责,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要求。促进建材工业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大智能化改造提升力度,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是用好财税金融扶持引导政策。建材产业政策分析,用好各级财政扶持工业的各类专项资金引导建材工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延伸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用足用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建材产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对化解过剩产能、实施兼并重组以及有前景、有效益的建材企业,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未经省政府确认公告等量置换建设方案的违规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的企业停止贷款。
三是严格执法监督。建材产业政策分析,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将及时公开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项目建设情况,对各州市隐瞒信息或违规建设的项目,一经举报并查证属实将予以公告,并追究相关责任。建材企业应依法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主动披露环保相关信息,自觉接受行政监督。各级发展改革和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违反强制性节能标准的行为。各级质检部门要加大对建材产品的抽检力度,对产品质量不达标的,依法责令整改并予通报;对无证生产水泥的,依法责令停产、处罚并向社会公告。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严格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建材企业,及时公布建材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信息。
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建材产业政策分析发挥有关协会的技术支撑和协调作用,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研发共性技术、搭建政企桥梁,引导企业遵规守法、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搭建好政府和企业桥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建材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政策支持。建材产业政策分析,《若干政策》的起草,是根据我国建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重点解决建材产业增量不足、集聚不够、产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和投融资、土地供应等瓶颈问题,集中有限的资源,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力争在建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