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中央银行吞吐国债的影响与意义,“体”与“用”,“新锚”之辩

  1. 2024-05-16 09:15:26上传人:阳光**的笑
  2. Aa
    分享到:
核心观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这意味着央行投放资金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引发广泛关注与联想。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变化?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可能出于三方面考虑:技术层面上,作为流动性投放的新“锚”,公开市场吞吐国债将部分替代(升)降准,有望

  • “用”:长期资金的投放通道
  • “增长+储存”阶段(2002-2013年)
  • “平稳+释放”阶段(2014年至今)
  • “体”: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
  • 美国发币基础变迁历程
  • 中国发币基础变迁历程
  • 展望:“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 证券研究报告
  • 图1: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存款,同时扩表(法准率10%)
  • 图2:私人部门获得贷款,同时扩表
  • 图3:基础货币与广义货币
  • 图4:我国信用货币与基础货币规模稳步增长
  • 图5:近年中国外汇占款规模停滞
  • 图6: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明牌”
  • 图7:相较名义GDP,我国央行在“缩表”
  • 图8:银行净息差水平快速下降
  • 图9:近期MLF余额快速拉升
  • 图10:美国内战时期发行的10美元面值“绿背钞”(正面)
  • 图11:大萧条时期美元流通规模不升反降
  • 图12:1934年《黄金储备法案》大幅上收黄金
  • 图13:外汇占款仍居央行资产端主导地位
  • 图14:国债在美联储资产端占比超过六成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立即订阅

还剩13页未读,订阅即享!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阳光**的笑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