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制造为翼,人形机器人黑马迎风起
- 2025-06-19 18:40:45上传人:Re**忆)
-
Aa
小
中
大
震裕科技(300953)投资要点深耕精密制造行业近三十载,立足精密模具拓展精密结构件,业绩强势增长。公司1994年成立,以精密模具起家,为国内精密级进冲压模具龙头,精密加工实力比肩海外,并以精密级进冲压模具为核心,纵向拓展至电机铁芯及锂电结构件业务,当前电机铁芯已成为国内龙一,锂电结构件成为行业龙二,实现营收利
- 1. 立足精密级进冲压模具,“一体两翼”纵向布局
- 1.1. 发展历程:深耕模具行业,纵向拓展电机铁芯、锂电结构件
- 1.2. 财务情况:新业务起量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拐点已现
- 2. 模具:公司业务拓展的基石,技术实力全球领先
- 2.1. 精密级进冲压模具技术要求高,公司技术实力领先
- 2.2. 公司具备纵向业务拓展能力,从模具拓展至精密结构件业务
- 2.3. 铁芯业务:与模具业务上下游协同,新能源电动车驱动电机铁芯行业龙头
- 3. 锂电结构件:绑定大客户持续高增长,盈利拐点已现
- 3.1. 结构件行业格局稳定, 公司绑定大客户市占率稳步提升
- 3.2. 公司结构件客户持续拓展,盈利拐点已现
- 4. 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精密制造能力赋能丝杠
- 4.1. 行业:丝杆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价值量高远期空间大
- 4.2. 行业:丝杠技术壁垒高,高精度、大规模生产为核心痛点
- 4.3. 公司:具备精密加工能力及高精度设备积累,丝杠业务进展迅速
- 4.4. 公司:丝杠产能建设持续推进,客户进展顺利
- 4.5. 进一步拓展至执行器领域,进阶为机器人硬件解决方案供应商
- 4.6. 业绩弹性:预计 2030年机器人利润贡献占比 60%+,弹性显著
-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6. 风险提示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 公司深度研究
- 东吴证券研究所
- 3 / 43
- 图1: 公司发展历程
- 图2: 公司股权结构图(截至 2025年3月31日)
- 图3: 营收&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 图4: 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 图5: 2020-2024年分产品营业收入(亿元)
- 图6: 2020-2024年分产品毛利率
- 图7: 2020-2024年费用率
- 图8: 2020-2024年现金流情况(亿元)
- 图9: 模具的分类
- 图10: 精密级进冲压模具 结构
- 图11: 精密级进冲压模具 将多个工艺一次性冲压成型
- 图12: 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生产工艺复杂
- 图13: 公司模具收入和毛利率情况
- 图14: 公司产品布局与世界一流厂商类似
- 图15: 公司产业链各业务布局情况
- 图16: 模具技术是精密结构件业务的核心技术
- 图17: 电机结构示意图
- 图18: 电机成本占比
- 图19: 电机铁芯主要竞争格局
- 图20: 震裕科技电机铁芯收入及毛利
- 图21: 震裕科技电机铁芯出货量及单价
- 图22: 不同厂商电机铁芯应用行业
- 图23: 自粘铁芯具有更高的叠压系数
- 图24: 自粘铁芯实验对比结果
- 图25: 锂电池电芯主要结构
- 图26: 锂电池电芯成本构成(铁锂)
- 图27: 2024年锂电结构件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 图28: 公司结构件收入、毛利率情况
- 图29: 公司客户结构不断优化
- 图30: 宁德时代供应格局估算
- 图31: 人均营收稳步提升
- 图32: 锂电结构件成本结构
- 图33: 直线关节和旋转关节示意
- 图34: 依靠直线关节的旋转示意
- 图35: 特斯拉直线关节方案
- 图36: 行星滚柱丝杆结构图
- 图37: 行星滚柱丝杠运动拆解
- 图38: 丝杠精度等级划分
- 图39: 2021年中国行星滚柱丝杠市场占比
- 图40: 丝杠行业内主要玩家及背景
- 图41: 丝杆工艺流程
- 图42: 丝杆生产工艺流程长、耗时长
- 图43: 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日本雅思达,坐标磨设备)
- 图44: 公司产能建设规划(套 /天)
- 图45: 线性执行器产品结构
- 图46: 公司线性执行器主要产品
- 图47: 公司客户结构优质,绑定头部车企
- 表1: 公司管理团队背景
- 表2: 公司主要产品介绍及应用领域
- 表3: 精密级冲压模具行业主要企业
- 表4: 公司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生产工艺可达到海外先进水平标准
- 表5: 公司精密级进冲压模具面向行业及客户
- 表6: 锂电池结构件市场空间测算
- 表7: 锂电结构件各企业简介、收入(亿元)和毛利率情况
- 表8: 丝杠品类与性能对比
- 表9: 人形机器人新增丝杠需求测算
- 表10: 丝杠热处理工艺流程
- 表11: 公司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生产工艺
- 表12: 机器人业务收入和业绩弹性贡献测算
- 表13: 机器人业务 2030年归母净利敏感性测算(亿元)
- 表14: 分业务盈利预测
- 表15: 可比公司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