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evant_frame{/*width:850px;*/padding:10px20px!important;backgro
进入7月,大丰“现代植棉技术展示基地”的棉花已经开花现蕾,长势十分喜人。“现在一亩盐碱地能抵上过去五亩良田,全靠现代植棉技术。”江苏(大丰)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主任王宣山日前告诉记者,在高盐多碱滩涂荒地上,这里已实现亩产千斤棉的突破。今年,高产创建试验田块将实现棉花播种、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全程机械化。
我市年棉花种植面积曾达270万亩,总产达28万吨,是全国地级市植棉第一大市。但是,由于国际市场棉花冲击,生产方式传统落后,机械作业程度不高,及棉花产业地位变化明显,棉花种植一度低迷。
近年来,国家在棉花发展战略上,作出了由“三足鼎立”(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转为“二分天下”(新疆棉区、沿海沿黄盐碱滩涂棉区)的规划部署。市委、市政府策应国家棉花产业布局调整,加快转变沿海棉花生产方式,促进新型植棉技术研发应用。市人大七届六次会议第0023号建议,专门就此提出《关于恢复我市优质棉花生产大市地位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