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藤条变“金条”成了来钱道儿

本报讯一人、一尺、一钳,刷完锅,吃完饭,唠着家常把钱赚。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4月8日,记者走进双丰林业局爱林林场。场长指着场院内落了一垛的手指粗细的藤条说:“这都是‘金条’”。     两年前,厂长李淑娴在家门前偶遇木兰新开发区柳编厂的工作人员,闲聊时了解到他们是来找原材料的,此后李淑娴就和他们建立了供需关系,在自家收购藤条、桦树枝、树皮、腐朽烂木头,然后

    本报讯一人、一尺、一钳,刷完锅,吃完饭,唠着家常把钱赚。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4月8日,记者走进双丰林业局爱林林场。场长指着场院内落了一垛的手指粗细的藤条说:“这都是‘金条’”。     两年前,厂长李淑娴在家门前偶遇木兰新开发区柳编厂的工作人员,闲聊时了解到他们是来找原材料的,此后李淑娴就和他们建立了供需关系,在自家收购藤条、桦树枝、树皮、腐朽烂木头,然后把这些原材料卖到木兰。在供应原材料的过程中,李淑娴发现,原材料和成品之间有很大的差价,林场领导给她出主意:“无偿给你使用厂房,干脆改做成品”。     效益怎么样?记者问。     李淑娴神秘一笑说:“我告诉你两个数字你就会明白,以藤条为例,藤条2万斤原材料可以卖14000元,做成品后,就可以卖到6万元。”     “这么可观,难怪你改做成品了。”     “没啥本钱,还赚钱,谁能不干呀。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喝杯茶的工夫,都能赚上几块钱。”     李淑娴说:“这些林下藤条灌木烂在地里瞎了,缠在树上影响树木生长,把它割回来,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割切,基本没有剩余物,割下来的柳条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编制过程,也就是创作过程。简单易学,心不残、手不残的人都可以干。新手每天能赚70至80元之间,好成手每月可赚4000至5000元。”     记者走进厂房,20几个工人正在编制藤条,70至80种木质工艺品挂件挂满了墙。圣诞树、星星、框、杯子、篱笆墙……它们散发着朴素自然的品质,没有雕琢,不加修饰,只有藤条本质的色彩,和木头所散发出的香气。     “大姐,今天挣多少了?”     崔志丽:“我今天第一天来, 2个多小时编了5个筐底。在家也是闲着,扭吧扭吧,就来钱了,没啥难的。”     李淑娴说:“我今年试种了4垧地的柳条,明年准备进行产品改良创新”。     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希望。(市新闻中心记者喻绍峰 记者 乔喜生 刘韶华)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金条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金条行业标签

不忘**始终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