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农民当笑料是贬低农民,用农民演“雷剧”是消费农民,催农民办网贷是误导农民,那些“雷人”广告不仅会给农民朋友增加借贷风险,亦是对农民群体的极大不尊重。为了追求流量和人气,如此大开“脑洞”搞所谓的内容创新,做越过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宣传,实属不该。
最近,演员朱宏奇拍摄于2020年的“劝农民工借网贷”广告“火”了,因为内容浮夸、低俗恶搞、罔顾实际,备受网友诟病。在这些短视频广告中,扮演“网贷大哥”的朱宏奇处处劝一位由演员扮演的身穿迷彩服、皮肤黝黑的农民工大叔借网贷,“万元日息1.9元,还没一瓶水贵”的类似表述多次出现。几个短视频总时长只有4分49秒,农民工大叔却被贷款75万元,被网友戏称“5分钟欠75万”。面对网友的连番声讨,朱宏奇最终表示“认怂道歉”,再不拍不良广告。
近3年前的“魔性”广告又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反映出当前大众对不良广告和网贷乱象的深深反感,也反映出消费农民、轻视农民的思维和做法根本没有“市场”,网友不会“买账”。广告中,农民工大叔的母亲坐飞机时想吐,被告知需1290元升舱费。当大叔面露难色时,“网贷大哥”出手“相助”,拿过大叔手机贷款。视频虽短却“槽点”满满:陌生人拿过手机点几下屏幕,就能拿到高额贷款,申请网贷有这么容易?为凑1000多元升舱费借款15万元,是否真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