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畅,百业兴。俯瞰南粤大地,畅达的交通推动广东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扬帆远航。广汕汕高铁开通运营,粤东地区加速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广州白云站建成启用,再添一个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琶洲客运码头直通港澳,架起水上“一小时生活圈”桥梁;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深圳、中山携手进入“半小时经济生活圈”;黄茅海跨海通道顺利合龙,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在珠江口形成跨江跨海“成团出道”格局……近期广东各个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捷报频传,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广东大力推动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省的最好映衬。近年来,广东财政认真贯彻交通强国战略,落实交通强省部署,把支持交通运输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努力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事业迈上新台阶。近期,《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以下简称《广东财政》)就统筹用好管好省以上财政资金支持交通强省建设等有关内容对广东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树林进行了专访。
稳投入强管理 大力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广东财政》: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领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一直都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拉动经济回升、稳定经济运行秩序的“强心剂”和“压舱石”。请问广东财政如何统筹资金支持我省交通强省建设? 李树林副厅长: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近年来,广东全省上下高度重视交通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升级,运输结构持续优化,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大发展,不仅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而且全省高铁运营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机场旅客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全国第一。 聚焦落实省委、省政府交通强省目标任务,广东财政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继承发扬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守正创新、多措并举,用活用好相关支持政策,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我省交通强省建设,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会同业务主管部门积极推动我省更多交通重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我省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对省内跨区域等重大项目,按照受益者出资原则,充分协调发挥地方特别是发达地市的积极性和作用。对欠发达地区加大支持力度,如,近年来对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在重点老区苏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等重大项目资本金,我们加强省级统筹,免除重点老区苏区出资责任,提升交通运输对“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三是推动筹资多元化。如,推动省铁投集团加大投融资改革,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深圳等财力较好的地市更多承担出资责任,发挥省属企业施工优势参与项目建设投资,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谋划省属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等,更好发挥市场和政策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 铁路、机场方面,2023年,省财政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年工程两年干”部署,统筹安排138.35亿元保障铁路机场项目省级出资。其中铁路项目安排107.35亿元,白云三期机场项目安排31亿元。通过保障项目出资,推动广汕汕高铁等项目顺利通车,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和“3 4 8”运输机场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公路港航方面,2023年,省财政统筹中央补助、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债券等资金,安排公路水路领域建设资金142.69亿元,支持我省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港航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安全、公路水路运输等事业发展,引导带动交通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4年,省财政将继续统筹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省财政年初预算计划统筹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专项债券等资金118.23亿元,支持铁路、机场项目建设;安排公路水路领域建设资金127.31亿元(含计划年中通过一般债券及专项债券安排资金),继续支持我省公路水路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