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政策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安排预算35万元用于《区森林质量优化提升技术指引》编制工作,从树种选择、作业设计、施工注意要点进行明确。通过设立资金支持退耕还林、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活动。组织开展“绿美黄埔 全民参与 造林绿化 林长先行”植树造林活动,共种植无忧树、红花荷、枫香等乡土树种440余株,恢复林地近6000平方米,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是封山育林,优化森林质量。投入1914万元为本区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建设成以针叶林、防护林以及多彩森林为主的树种,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同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防风固沙。其中新增森林10片,基本实现“百片森林”目标;封山育林3500亩,100%完成春季造林任务。串联迳下村水响水库区域景观,打造“一竹一站,一山一水”多彩景观林带,在水声水库周边、丹水坑风景区景观林带开展环形补植套种,营造四季有景、花树点缀的林相景观。
三是改良树种,培育大径木材。投入2417万元在永和街、萝岗街等地实施千亩大直径木材种植。经过种苗选择、土壤改良和精细管理等工作,选择生长快、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作为种苗,确保培育大径级木材,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市场需求。采取择伐、间伐方式分批依次推进低效低质林分改造,培育大径级森林5000亩,全力推动绿美黄埔生态建设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