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下半年轿车市场可能呈下降态势

  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计算,今年上半年全国轿车销售2275623辆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8%。另外,今年6月我国轿车市场价格指数为94,与
去年6月一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的市场销售平均价总体水平高于去年同期
,在前6个月中只有3、4两个月的市场销售平均价低于去年同期,表现为市场销售
平均价和销量同步增长状态。对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我国轿车正处于新的一轮强劲
增长时期。

  但是,有三种因素值得注意,首先,今年的增长率比去年同期的增长率下降了1
9.9个百分点,而且在没有长假的月份中,6月销量最低;其次,今年上半年的市
场销售平均价比去年全年的市场销售平均价低了0.2个点;第三是今年上半年宏观
经济过热日渐明显,下半年紧缩风声日紧。依据以上三种微观和宏观的因素考虑,或
许可以大胆地预计:下半年市场表现呈下降态势,下降来自两方面:一是厂家的零售
价格下降;二是销量增长率的下降。

  结构出现异动

  如果我们将所有产品分为10万元及以下、11万~21万元、22万元及以上
三个档次,那么今年上半年这三个价格段的销量比例可以用中间基本稳定,高端减、
低端增来表述。

  低端的市场占有率从43.6%增长为47.4%。其中,7万元以上部分的市
场份额从去年的24.3%上升为28%,6万元及以下部分从19.3%上升为1
9.4%。10万元及以下价格段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价格稳中有升,6月的市
场销售平均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7.7万元;二是销量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比去年
同期增长了30.4%;三是这块市场缺少新品支撑,老产品仍然是主力,如捷达,
销量超过10万辆。

  中端市场从38.4%下降为38.2%。从表面看在三个大价格段中,这是最
稳定的一块,但从细分角度看,其暗中的变化最为剧烈——11万~13万元市场的
份额从去年的22.2%下降为15.4%,14万~17万元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的
9.9%上升为14.7%,18万~21万元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的..3%上升为
8.2%。总体特点:一是各月的市场销售平均价都高于去年;二是销量大幅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销量增长了30.2%;三是主力新品集中在中间价格
段投放,如卡罗拉的平均价为14.9万元,同时比全国总体的市场销售平均价14
.2万元略高。

  高端市场从17.9%下降为14.4%,其中22万~25万元市场的份额从
去年上半年的9.8%下降为8.9%,26万元以上市场的份额从去年上半年的8
.1%下降为5.5%。该市场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上半年各月的市场销售平均价
高于去年同期各月;二是销量小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仅增长了4%;三是高
端市场竞争激烈,欧美产品占据高端,日系产品处于低端,丰田是其中销量的冠军。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华价格提高、销量增加。中华品牌的两个子品牌——骏捷和尊驰,通
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1.8T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在整个市场降声一片的情
况下,居然实现了平均销售价格上升、销量上升的奇迹。这不仅仅使其逐步回归中华
品牌创始之初的地位,同时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提高质量、提高技
术含量之后,自主品牌一样可以实现销量和价格的同步增长,品牌价值也可以逐步得
到提升。

  案例二:韩系车溃不成军。韩系车,尤其是现代旗下各品牌产品的形势均比较严
峻,昔日差点问鼎销量冠军的伊兰特,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只有5.7万多辆,尽管如
此还是现代旗下销量的冠军。到目前为止,现代公司认为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价
格没有优势,其实今天销量下降的局面早在几年前就有人预言到了。事实上,现代车
销量的下降有其逐步发展的过程,首先是质量问题被频频曝光,而此后又没有认真解
决,如方向盘掉渣问题,导致口碑整体下降;其次,技术进步速度慢,面对中国市场
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各公司在华投入新品速度的加快,现代汽车的科技含量日显
不足,导致人们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度下降;第三,经销商管理混乱,由于经销商经
常以大大低于厂家指导价销售,而且经销商之间杀价问题突出,从而影响了人们对现
代车的价格信心,也动摇了二手车市场价格,在这其中,厂家并没有能力稳定市场价
格,反而跟风降价,以至于现代车的批零价差也被曝光。

  案例三:大众为自己埋下祸根。从去年和今年的情况看,大众的销量和销售额都
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大众品牌。在今年大众集团的上半年报告中说:“在亚太
地区,大众汽车集团2007年上半年销售新车50.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0
.9%。仅在中国市场,新车零售量增长了24.6%,达到43.1万辆。”表面
看可以高奏凯歌了,但大众并没有看到自己品牌的损失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

  如果将目光拉到去年年初,从那时开始看大众品牌的产品,可以说是一路降价一
路销量增长;而你没有注意到的是,几乎没有听到哪个产品增加了新的技术。人们听
到的是某某产品降低了配置、降低了价格,这种做法曾在当年的吉普公司看到。如果
让你说出高端品牌和低端品牌的差异,或许你会脱口而出,高端品牌技术好、质量高
、价格也高。相反的是低端品牌。用这个观点去评价现在大众集团的所作所为,大众
集团是在抛弃VW从上世纪80年代积累的良好的口碑、自我贬低业已建立的中高端
品牌的地位。德国汽车企业的圣经是什么?是高技术含量、高质量水准,VW一旦抛
弃了德系车的圣经将失去其内在的精神,也就失去了其文化魅力、失去了其在市场竞
争中无可替代的优势。不是吗?有的车把四轮盘式刹车改成了前盘后毂,有的将AB
S降低了版本,有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迟迟不解决,消费者抱怨日增……

  如果说一切以价格为出发点,那么VW应当体现出严整的价格体系。现在,大众
品牌进口车的全国价格不统一,与丰田全国统一价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国产车中,
迈腾以如此低的价格杀入市场,或许上来就可以赚钱。但是,目前销势正猛的帕萨特
怎么办?如果帕萨特调整价格,速腾怎么办?或许大众品牌的价格体系将要有一番新
的调整。但如果调整中秉持德系车的圣经,那意味着大众品牌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如
果通过将配置降价来保利润,损失的将是VW品牌价值。当年切诺基品牌就是被如此
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至今切诺基都难以在中国市场翻身。在中国市场真的是价格
决定一切吗?看看中华成功的案例吧。

  VW能逃过此劫吗?在与丰田的竞争中,如果VW主动将自己有别于丰田的优势
——技术含量剥去或者削弱,VW的胜算何在?即便VW将自己的配置降低到与丰田
一样,VW也无法打出与丰田一样的价格,至少大众在中国设立的工厂的成本要大大
高于丰田,还不用说丰田公司无所不在的精益精神。当年,切诺基的价格降低到与长
城相若的程度,但还卖不过长城,最终月销量只有可怜的两三位数字,库存数量倒是
高得惊人。VW或许有奇术可以回天。

  当然,大众集团奥迪品牌的情况与之相反,一方面奥迪积极引入跑车,强调其品
牌的内涵;另一方面使国产奥迪的高端产品与德国奥迪一样,拥有相同的技术含量,
在低端有低配置、低价格的产品,实现了高品牌价值和高销量的和谐统一。一汽-大
众奥迪品牌上半年销量达48716辆,同比增长27%。

  未来微观市场的价格走势

  从以上三个代表性的案例可以看出,未来自主品牌将以上攻的态势参与市场竞争
,但老产品仍以降价为主要表现形式;下半年新蒙迪欧的上市,老款蒙迪欧可能有价
格调整;现代汽车受到销量下降的压力比较大,为完成年销量任务,以及目前经销商
已有1万多元的让利,相信现代系列产品将有价格调整;迈腾的出现可能导致大众系
列相关产品的价格调整,以理顺价格体系;红旗奔腾2.0的上市可能撬动马自达6
的价格防线,因为二者是同胞不同姓的兄弟,但价差比较大。这些产品价格的动作,
无疑将影响到“邻居”的生存状况,“邻居”的动作也值得关注。

  从结构看,7万~10万元的产品价格可能出现调整,因为这个价格段内产品太
多,各自生存状况都不令人满意,因此价格有松动的可能。

  由于下半年可能出现宏观紧缩的经济环境,中档、高档轿车的市场可能受到影响
,在企业任务和竞争对手的双重作用力下,价格调整势在必行。这种背景下,下半年
价格有可能出现打乱仗的格局。作为消费者来讲,他们永远是看着自己兜里的钱买车
,价格调整只会使他们有更宽的选择对象,对厂家的总销量来说,恐怕不会有大的影
响。因为消费者花钱买的不仅仅是车,而是以车为表征的生活质量,其中包括车的文
化。作为企业的销售经理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与消费者的沟通,让消费者确认你的产品
能够给其带来产品价值以外的价值;其次,重点考虑的应当是中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
变化,以及整个产品结构的变化,从中找到自己产品的定位;第三应当看到中国市场
对技术需求的变化,在人们对技术需求日益提高的时候,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简单
的降价不是营销。(管学军)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轿车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轿车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