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17年生鲜电商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生鲜电商在最近一两年十分火爆,被称为是中国电商下一个千亿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60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260亿整整增长100%。在市场增长如此迅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行业巨头加入生鲜电商战场,生鲜电商发展空间巨大。以下是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7年生鲜电商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生鲜电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无论资本还是消费者层面,生鲜电商似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季节。眼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行业巨头加入生鲜电商战场:从主打生鲜快递为特色的京东到家,到前荣耀总裁刘江峰和前搜狐联席总裁王昕,分别创建的生鲜O2O品牌Dmall和生鲜电商平台春播网,还有包括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网这些在该行业内已深耕数年的企业。未来生鲜电商发展空间巨大。

  1、生鲜市场潜力大,未来几年仍高速发展

  生鲜产品作为高频刚需产品,生鲜电商无疑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片蓝海。2016-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60亿元,并预计2016年将突破900亿元,2017年突破1400亿元,未来几年我国的生鲜电商市场仍会呈快速增长趋势。

2012-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及增长趋势

  2、品质尚未成为生鲜电商主要优势,超半数生鲜物流可当日达

  随着人们生活富足和工作节奏加快,对于多数产品为生活必需品的生鲜品类而言,价格已不是电商最主要优势,而省去了超市采购时间成为多数网购用户选择线上购买生鲜产品的原因。

  由于品类的特殊性,生鲜电商行业的火热也不断促进生鲜配送的进步,生鲜配送当日达率为52.5%,两天内到达率超2/3。

网购用户购买原因

  3、产品标准化低、保鲜困难是行业特点

  生鲜产品品质和供应链管理是生鲜电商必须关注的两个问题。中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产地管理、冷藏技术、上市的周期管理以及销售端的信息不通畅,相关源头上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企业要想做好终端工作提供优质产品,必须参与中上游的工作,与上游有能力的企业合作

产品标准化低、保鲜困难是行业特点

  2017年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线下仍为主力,但线上增长迅速:中国的生鲜消费市场仍将以线下为主,占据75%-85%的市场份额,生鲜品类在线上的起步较晚但增长势头迅猛。上层中产和富裕消费者、新世代消费者、经验丰富的网购者为促进生鲜线上业务增长的三大消费力量。根据市场不同的消费动力以及供给面的可能发展,预计线上生鲜消费到2020年将占城镇生鲜总消费的15%-25%。

  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品控是生鲜电商的生存根本。产品在上架销售之前需制定一整套标准流程的审核机制,这些标准早于消费行为建立,存在于消费者不会涉及到的领域,即上游生产端和中游仓储物流环节。实行标准化是加强生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的根本举措。通过标准化生产缩小产品的差异性,扩大产品的相似性,打造一定量级的可复制性产品,才能实现电子商务的货源稳定。通过标准化仓储和冷链运输减小产品的损耗率。规模化对于生鲜产品的高速流转、成本均摊意义重大。品牌化是实现高回购率和高溢价的重要手段。品牌和IP的建立意味着品质保证和知名度的建立,是提高客户消费粘性和高溢价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国内水果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品牌化的发展是必然也是必要的。专业化则多体现在商业行为,售前沟通、送货速度、售后及时性等等,提高客户的消费体验,专业化是品牌建立最重要的一步。

  资本和创业者会更加趋于理性:经历死亡倒闭潮之后,资本和创业者会更加趋于理性。参考目前出行、外卖等行业的现状,接下来烧钱的程度将会进一步减小。资金紧张的企业可能通过收编合并的方式,抱团取暖过冬,完成融资的企业发展战略将更加谨慎,商业模式上小心试错会成为资金的最大流向之一。

  总而言之,生鲜电商前景依然广阔,但经过资本寒冬的洗礼,生鲜电商已经由资本热捧走向理性的过渡期。O2O泡沫破裂和行业监管的收紧叫醒了一大批“做梦”的投机者,一些定位清晰的垂直电商已崭露头角,巨头的介入也加速着产业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伴随着VR、智能终端、视频直播等新技术的走红,生鲜电商在技术变革方面也会有新的思考。但究其根本,保证供应链的高效运转才是生鲜电商们的核心。妥善利用资本力量,对整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准确控制,建立生鲜产品快速流转机制,生鲜电商们才有未来。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生鲜电商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生鲜电商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相关推荐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