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22年中国IVD(体外诊断)公司对比,谁是最大体外诊断龙头?

体外诊断,IVD(In Vitro Diagnostics),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标准,体外诊断归属于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类。  目前我国的体外诊断主要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CT(即时诊断)等

522023/03/06VIP会员专享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点评:药耗集采持续扩面,规则完善稳步推进

事件:2023年3月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做出具体要求,涵盖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高集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药品价格综合治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管理、持续开展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和优化医药价格治理能力支撑等六个方面。  点评:  持续扩大药耗集采覆盖面,重点科室、产品均有

1082023/03/03VIP会员专享

医疗服务行业周报:科学仪器行业发展再受支持,IVD、院端医疗设备受益

上周医疗服务II下跌2.33%,跌幅居前  上周医药生物报收9509.41点,下跌0.91%,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28位,跌幅靠前;医药生物二级子行业医疗服务II报收8785.29点,下跌2.33%;中药II报收7762.41,下跌0.74%;化学制药报收11036.24点,下跌0.68%;生物制品Ⅱ报收9193.30点,上涨0.22%;医药商业Ⅱ报收6561.45点,下跌1.41%;医

1212023/03/02VIP会员专享

海外医械财报解读系列二:罗氏2022年报解读:诊断多条线恢复良好,新冠基数影响下制药业务稳健增长

投资要点  新冠基数影响下全年业绩增长稳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32.81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2%(CER,下同),2022年公司核心经营利润221.73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3.4%(核心经营利润主要剔除Ultomiris专利纠纷、Regeneron公司以及权益证券收益/损失、非控股权益等因素影响)。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额实现低个位数下降,主要因新冠相关检测以及

932023/02/28VIP会员专享
  • 海外医械财报解读系列二:罗氏2022年报解读:诊断多条线恢复良好,新冠基数影响下制药业务稳健增长

    投资要点  新冠基数影响下全年业绩增长稳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32.81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2%(CER,下同),2022年公司核心经营利润221.73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3.4%(核心经营利润主要剔除Ultomiris专利纠纷、Regeneron公司以及权益证券收益/损失、非控股权益等因素影响)。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额实现低个位数下降,主要因新冠相关检测以及

    93VIP会员专享
    02-28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器械软性内窥镜专题报告:国际巨头垄断下,国产软镜的破局之路

      投资要点:   日本软镜的发展环境较中国更加优越,利好软镜企业   日本早癌筛查体系较中国更加完善,创造了大量的软镜需求。在日本,早癌筛查的概念已深入民心,得益于先进的内窥镜器械和健全的防癌体系,日本的癌症发现多为早期且治愈率较高;随着内窥镜筛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软性内窥镜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中国,民众对于早癌筛查认识不足并且对于胃肠镜检查的接受度有限,叠加内镜医师资源不足、内镜检查费用

    52VIP会员专享
    02-262023
    了解更多
  • 海外医疗2023年度策略:估值底部显现,拥抱新周期

    纳斯达克生物指数在2022年大幅跑赢美股大盘,我们预计其有望在2023年持续回暖。2022年美国加息超预期、俄乌地缘政治动荡,金融市场波动持续加剧。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NBI.GI)2022全年下跌12%,跑赢纳斯达克指数(IXIC.GI)22%,跑赢标普500指数(SPX.GI)8%。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加息步伐将放缓,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下跌恐慌情绪将有所放缓;另外,新冠疫情让患者对新

    140VIP会员专享
    02-20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行业行业研究:药店和中药板块政策优化,坚持复苏和创新两大主线

    行业观点:  本周板块市场整体横向波动,市场关注点在疫后复苏、医药医疗创新、疫情防控三大领域不断切换,主线并不清晰。但基于前两周我们所详述的理由,我们认为,仍然应当注重布局创新医药医疗产品和疫情后常规医疗复苏两大主线,这两条主线将是贯穿全年的。根据我们的多方面调研和了解,当前医药医疗板块整体经营复苏和景气度修复明显。预计三月以后,市场将重点关注年报/一季报行情,特别是板块内企业的业绩环比改善,

    52VIP会员专享
    02-20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行业点评:加速推进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龙头药房有望获取更大增量市场

    事件及简评  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我们认为,一方面,《通知》鼓励主动申请定点零售药房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并对申请条件做出明确限制,利好头部药房发展;另一方面,完善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支付及配套政策,药店在终端药品销售的重要性及地位进一步提高,并加快推动处方药流转。  点评:  缓解对个人账户担忧情绪。2021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在药店支出

    97VIP会员专享
    02-16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服务行业周报:辅助生殖项目有望逐步纳入医保,大需求利好行业发展

    上周医疗服务II下跌2.35%,跌幅居前  上周医药生物报收9604.07点,下跌0.65%,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23位;医疗服务II报收9353.03点,下跌2.35%;中药II报收7472.53,下跌0.51%;化学制药报收11056.59点,下跌0.24%;生物制品Ⅱ报收9386.62点,下跌0.82%;医药商业Ⅱ报收6303.13点,下跌0.23%;医疗器械Ⅱ报收8309.35点

    58VIP会员专享
    02-152023
    了解更多
  • 医药行业周报:调整提供布局良机,积极把握复苏行情

    投资要点  本周观点:  调整提供布局良机,积极把握复苏行情。本周沪深300下跌0.85%,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65%,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10位,本周市场受中美关系等外部因素扰动波动较大,CRO/CDMO板块亦受此影响有所调整。由于医药生物行业以内需为主,且随着复苏行情从预期演绎逐步过渡到基本面兑现,院内常规检验、治疗等活动正在复苏,医疗服务、IVD等板块均有不错表现。结合当前医药基本面、

    152VIP会员专享
    02-13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行业行业研究:继续把握创新和复苏,进入业绩窗口开始关注弹性品种

    行业观点:  本周在创新主线继续得到市场关注的同时,常规医疗的复苏主线开始行情表现,市场对22Q4和23Q1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标的布局力度加大。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消费医疗和院内医疗的恢复当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考虑春节后院内医疗和社会医疗消费恢复加速,以及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低基数效应,这种消费行情大概率贯穿全年。医美、消费医疗器械(如近视防治器械、隐形矫治器等)及一部分民营连锁医疗就诊

    125VIP会员专享
    02-13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服务行业周报:第十版新冠诊疗和防控方案出台,关注诊疗恢复与“创新”重启

    上周医疗服务II上涨3.31%,涨幅居前  上周医药生物报收9288.82点,上涨2.41%,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17位,涨幅居中;医疗服务II报收8897.61点,上涨3.31%;中药II报收7219.29,上涨0.69%;化学制药报收10645.32点,上涨1.90%;生物制品Ⅱ报收9220.33点,上涨5.04%;医药商业Ⅱ报收6561.71点,上涨2.85%;医疗器械Ⅱ报收796

    94VIP会员专享
    02-08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行业研究:建议创新线与复苏线并重

    行业观点:  我们认为,当前时点仍应该考虑创新与复苏并重,一方面创新是医药产业持久生命力的来源,且此时市场风格对于成长型标的明显有利,应当积极参与这种市值和估值的修复;另一方面,市场对常规医疗的复苏修复弹性仍未有充分价格反应,预计二月下旬和二季度,随着院内和消费医疗业绩改善逐步被市场认知,常规医疗复苏有望迎来良好表现。  医疗器械:关注板块需求修复趋势,看好企业创新升级主线。随着国家多项鼓励科

    50VIP会员专享
    02-06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医保谈判结果发布,目录不断优化有利于提高创新积极性

    核心要点:  上周医疗服务II上涨5.09%,CXO相关公司涨幅居前  上周医药生物报收9779.75点,上涨2.50%,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14位,涨幅居中;医疗服务II报收9836.60点,上涨5.09%;中药II报收7541.82,上涨3.00%;化学制药报收11102.85点,上涨2.13%;生物制品Ⅱ报收9644.43点,上涨1.54%;医药商业Ⅱ报收6454.87点,下跌1.

    163VIP会员专享
    02-022023
    了解更多
  •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高景气黄金赛道,一超多强共享行业红利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1)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旺盛,屈光、白内障手术渗透率较低:2019年我国眼科诊疗市场规模超2000亿,我国白内障手术、近视屈光手术渗透率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市场潜力大;2)供给端民营医院蓬勃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策鼓励社会办医,眼科民营医院数量从2014年的403家增长至2020年的1061家,CAGR为17.5%;3)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一超多强,

    170VIP会员专享
    01-31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服务专题研究报告: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疗服务疫后修复

    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市场稳健增长,疫情导致诊疗需求滞后。2009-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入院人次复合增速分别为5%、7%,居民医疗支出意愿提升及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医保年筹资的稳步提高一直是医疗服务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20年国内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当年门诊、入院人次分别下降11%、13%;2021年诊疗量环比有所恢复,但尚未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2021全年门诊、入院人次分别为

    120VIP会员专享
    01-312023
    了解更多
  • 医疗行业研究:节后才是医疗板块整体改善提速期

    行业简介  随着国内各地陆续度过疫情高峰,院内诊疗和消费医疗经营景气度迅速改善,正常医疗秩序不断恢复,医药医疗板块回复到常规增长赛道上。春节期间并非传统院内和消费医疗高峰,预计春节后医疗板块经营将进一步改善,参考香港等地诊疗人次恢复情况,诊疗人次有望逐季度增长。  体外诊断产业链有望受益于常规诊疗复苏。院内就诊流量修复明显,诊疗人次持续复苏,院内检测诊断有望迎来增长,体外诊断院内试剂修复有望推

    179VIP会员专享
    01-302023
    了解更多
  • 民营口腔医疗行业蓄势待发

    口腔医疗服务需求端持续扩大,医疗供给存在缺口。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口腔患病率提高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趋势下,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扩大,形成服务需求与医生、医疗机构间双重供给缺口:我国2021年十万人均拥有牙医数22位,对标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口腔诊所数量方面,日本平均十万人拥有54所牙科诊所,2021年我国平均十万人拥有6.5家牙科诊所,对标日本有将近9倍提升空间。近年国家及各民营机

    148VIP会员专享
    01-292023
    了解更多

联合100多家优质研究公司
50000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点击了解更多

找报告 就上报告网

相关产业问答更多 >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