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北京青年报:新媒体广告软文戳中监管软肋

“标题往往很吸引人,文字也很优美,看着看着才发现其实是卖东西的广告软文。”近年来,新媒体广告软文泛滥,这些软文有一些在文末标注有“推广”字样,有一些却并未注明,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不仅引起了受众反感,更重要的是造成大量“带病”“带毒”广告隐藏其中。

《一大清早女儿对妈妈说了一句话,妈妈瞬间落泪!》,这看似是一篇暖新闻,实则是推销北极甜虾的软文。同样,《致爱人:我想从容地度过这一生》也无关风花雪月,而是卖香皂的广告。眼下在互联网新媒体上,许多从暖文到广告的反转让人猝不及防。这些广告软文大都将标题做成情感风、励志风,从现代社会、生活话题切入引发读者共鸣,当人们一步步被带入文章的意境中,不失时机地推出广告产品。

广告软文其本质就是广告。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不过,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新媒体广告软文不标明“广告”的问题仍十分普遍。今年3月,相关调查机构对201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的受访者遇到过阅读一篇新媒体文章,直到最后才发现是广告软文的情况;对于这种广告软文,56.1%的受访者表示反感。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媒体广告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媒体广告行业标签

(none)

(none)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