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句话便跃入视野。
这个位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广东省实验室,于上个月迎来揭牌成立五周年,新园区正式投入使用。五年来,实验室队伍发展到超过1000人,四大核心板块初具规模,成功布局十大科学研究方向,探索实践出一套科研成果产业转化体制机制。
五年前,乘着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等院校的材料科学家们走向产业一线。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负责人黄学杰正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