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上海全面推行已有四年,逐渐成为了一项全民参与的低碳生活新时尚。在住建部对全国城市的评估中,上海始终名列前茅。如何把“垃圾分类升级版”打造得更好?今天下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最新的执法检查情况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1-6月,上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分出量和干垃圾清运量同比2019年《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分别增加1.8倍、14倍、65%和减少16%。
据市容绿化局介绍,目前全市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垃圾总量35%左右。从末端处置来看,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每天超过3.6万吨,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分类实效基本稳定,市民感受和获得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