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相关部门应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加大执法打击力度,深挖利用互联网、物流寄递等渠道销售假酒的犯罪线索,斩断“产供销”犯罪链条,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让“特供”等假酒销声匿迹。
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通知公告精神,组织制定《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严禁生产、销售、餐饮单位经营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等6方面规定。(据5月8日央视网报道)
近段时间以来,多家媒体曝光了一些不法企业打着“特供”等旗号制售假冒伪劣酒品的现象,一瓶成本价只有数十元的普通酒品,只要印上“特供”“专供”“内供”等字样,价格便扶摇直上,卖到上千元乃至数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