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某电商平台宣布将优化“仅退款”策略,计划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据悉,相关策略将于8月9日正式实施。
这一消息发布后随即引发商家及网友的热议。“‘仅退款’可能对良心商家是比较吃亏的,本人赞成双方平等原则,只是建议增加对无良商家的处罚力度。”“作为消费者,支持平台严控仅退款行为,但对那些以次充好、货不对版的商家,建议卖一罚三。”“平台终于听见商家呼声了!”……但也有商家表示,“仅退款”优化策略中对店铺的要求可能有些严苛,担心这不能作为解决消费者恶意退款行为的根本途径。
短短几年间,“仅退款不退货”功能从起初被消费者普遍称赞,到后续不少商家因被恶意“薅羊毛”叫苦不迭,再到如今平台对该策略实行优化。消费者及商家究竟如何看待?从平台角度看,又该如何更好地平衡交易公平与消费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