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店从业者讲到过去一段经历:一名顾客因要求升级房型被拒,便拿出手机表示要拍摄“死角”向相关部门举报,还称自己会找“网红”朋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避雷”。最终负责人还是遂了他的愿,“即使我们没错,但这类事处理成本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近年来,一些人为谋取私利恶意滥用举报权利,甚至出现职业举报人,已严重干扰市场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但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确实存在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举报维权并非无理取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类似的新问题、纠纷和争议已经出现。维护和保障企业利益和公共权益,不能每次遇到具体问题后由一方委屈妥协,而应有合理解决问题的标尺——这把标尺,只能是法治化。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方案的58条任务中,有6条涉及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不仅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内容占比较过去明显提升,内容也直击近年来企业发展“痛点”,比如上文酒店从业者所遇到的“规范牟利性职业举报”“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此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办理”“加强法治护企”“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也都是近年来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热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