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解析外资企业在中国钢铁业的并购

以欧美为核心的钢铁并购重组,在米塔尔并购安塞乐后,其主战场已转移到世界钢铁大国--中国,800多家钢铁企业正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合并重组,并对看好中国广大市场陆续进入的外企并购进行了严格控制,突击合并的中方和急欲插手的外企开始了错综复杂的竞争。

    米塔尔并购安塞乐成功后,扬言“下一步并购的舞台在中国”,但实际上却到处碰壁。

    在2007年7月12日,当米塔尔在纽约和新日铁总经理签订了继续协作的合同后数小时,就对媒体表示,“下一步并购的舞台在中国”。但是,米塔尔在2005年7月颁布的“钢铁行业发展政策”面前仍将继续碰壁。因为该政策明确规定“禁止外资对钢铁企业控股”和要求“排名前十位的大钢2020年占全国钢产量的70%以上的目标”,因此对外企并购形成阻力。

    尽管外资已大量进入中国,如米塔尔除在华菱管线持股15%以外,也曾经瞩意过包钢和昆钢;安塞乐除和莱钢等达成并购意向外,还密切关注包钢和邯钢;俄罗斯北方钢铁则有意投资通钢;韩国浦项钢铁和本钢合资建有冷轧板和镀层板厂;德国蒂森克虏伯拟和鞍钢合资建第二条热镀层生产线;太钢和浦项钢铁已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新日铁和宝钢、安塞乐合资建成汽车板厂,JFE钢铁和广钢合资建成汽车板厂,这两个厂均在计划扩建中,等等。但是总的看来,具体合资项目均不得逾越上述两个屏障,如安塞乐米塔尔在政令以前即和山东莱钢达成并购意向,后来由于政府的介入而受挫。据悉,米塔尔06年多次访问中国要求开放门户但效果不明显,但后来宣布山东济钢和莱钢合并为集团,看来此事已彻底无望;另外,安塞乐米塔尔拟插手的包钢、邯钢已和宝钢建立战略协作关系,昆钢则和武钢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甚至安塞乐米塔尔拟在和新日铁、宝钢合资的汽车板厂(BNA)(持股比宝钢50%、新日铁38%、安塞乐米塔尔12%)提出增股的要求也遭到了拒绝。同样,JFE钢铁拟在广东合资控股建设钢厂的计划以及浦项钢铁拟在福建建设钢铁厂的计划也由于同样的原因搁浅。同时,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合并重组的中国钢铁企业的前四强,都各自以2010年钢产量超过新日铁为目标而加速了合并重组工作,这些无疑对今后外资的进入也非常不利。其中,在并购重组中领先的辽宁省的鞍钢和本钢,早在2005年8月即同意经营合并,后由于人事关系调整困难致使进展不快,但在政府推动下据悉将在2007年内完成。其次是首钢,在渤海湾新建钢厂时采取了和唐钢集团合资的方式,并已形成实质上的联合。宝钢则并购了八一钢铁,在和包钢协作后已横跨全国东西,近日又和马钢、邯钢协作,并拟在广东新建大钢厂,继续保持其中国一号大钢的位置。武钢在合并省内鄂钢的基础上,又和广西柳钢、云南昆钢建立了战略重组关系,并拟在广西沿海新建大钢厂。由此看来,2010年四大钢厂的产量均超过新日铁的目标有望得以实现。

    在上述形势下,米塔尔仍不甘心失败,以其多年并购重组的经验,将并购之手转向了生产轮胎子午线钢丝的小厂。据报道,截止6月底,米塔尔已购得山东荣成成山钢帘线上市股票的90%。该厂虽为年销售收入仅70亿日元(合人民币5亿元)的小厂,但其母公司是中国3号汽车轮胎厂的成山集团,由美国轮胎大户于2004年投资并控股,同时还将子午线钢丝的生产技术传授给成山厂。米塔尔对它并购并利用其先进技术扩大生产后将使中国子午线钢丝市场竞争激化,从而使利用先进技术刚在江苏常州市工业园区建成子午线钢丝工厂的东京钢丝厂感到压力和警戒感。

    新日铁和JFE钢铁利用各自优势继续扩大在中国的钢铁市场

    (1)新日铁利用和宝钢的特殊关系,于2004年7月和宝钢、安塞乐合资在上海成立了“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BNA),年产能力160万吨,加上宝钢自己生产的部分,2006年共占中国汽车板市场份额的52%。根据在华日系汽车厂的要求,以及在中国钢铁市场外资陆续进入使竞争激化的环境下,于2007年7月12日又经多方充分讨论后决定,对汽车板厂扩建新增合金镀层生产线,但对安塞乐米塔尔在新建部分扩大原股比的要求,考虑中国的产业政策和形势,仍维持宝钢50%、新日铁38%和安塞乐米塔尔12%的原股比不变,最后三方达成一致协议。

    新日铁所以能妥善处理此类关系,主要是靠和宝钢的亲密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978年,访问日本的邓小平在参观新日铁的君津厂时即向当时陪同的公司董事长稻山嘉宽提出,希望协助建设这样的钢铁厂。这一事迹作为山崎丰子的小说《大地之子》的题材而闻名于中外。

    之后双方政府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新日铁在宝钢建设中不仅提供了设计、设备和技术,宝钢的不少领导干部和技术员工都到君津厂进行了技术培训,因此双方各级干部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的密切,成立BNA的经过也说明了这点。在开始交涉建厂的2001年秋的半年前,新日铁的总经理千速晃和宝钢董事长谢企华之间即开始了秘密书信交谈。据了解,对正考虑新建汽车板厂的谢企华,千速晃表示,有困难好商量,并顺水推舟的表示赞同与支持。交涉初期,从研发和原料供应等开始,想生产高级产品的宝钢和拟在中国立足的新日铁很快想到了一起,于是决定合资建设先进的汽车板厂。

    在建成工厂内的冷轧生产线,在装有空调的监控室内,计算机的图像并列,但作业员仅1人,生产线已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作业员的任务是出了事故后紧急备用。但是进入钢板镀层后出来的后部工序,人员突然多起来,特别是用人多的质量检验共有4次,最后一组的工人目不暇接的观察证实钢板表面无缺陷后才放行。对此,该厂设备顾问重山正彦认为,为保证高质量,实行和日本一样的多次检查体制是必要的。另外,BNA还兼任宝钢产汽车钢板的销售窗口,也涉及宝钢产高级钢板的进出。这对该领域先行的新日铁看来可能是一种制敌行为。丰田汽车在当地工厂的干部也表示,是以BNA的成立为契机开始采用宝钢产品的。但建设BNA经手宝钢产品的是新日铁,由该公司派往BNA担任副总经理的横山雄治认为,中国全境有20处是用宝钢产品的加工点,这样方可避免无谓的价格竞争。每周一次和担任BNA总经理的姚林龙等宝钢领导碰头交换车用钢板销售战略的横山认为,战略的共有化使双方的信赖关系得以强化。这些均说明双方亲密合作对企业的重要性。BNA2007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55.23亿元,利润达3.85亿元。

    (2)JFE钢铁在和广钢合资建设新汽车板厂中不再控股是为了保住在中国的立足点。据报道,在广州市南郊耸立的“广州JFE工厂”,正紧张地生产汽车板中。这是JFE钢铁和广钢的合资工厂,其镀锌生产线据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从板卷处理的炉子到表面镀层成分的精确控制以及JFE保密的“烧付硬化性油技术”都是世界第一流的。07年内即可批量生产,供应当地的丰田、本田等日系汽车用。合资企业经理笠井聪认为,这些都是原来当地难以购到的品种,对该厂抱有充分的自信。

 在07年3月6日,在广州,JFE钢铁的总经理马田一表示,不超过中国就没有未来,为深入中国市场决定对合资工厂投资8.2亿美元新建冷轧板工厂。但合资对方广钢提出了一个重要条件,即JFE钢铁增资后对合资厂的持股比由51%降为50%。大于50%的出资比以掌握企业主导权是2003年JFE钢铁和广钢交涉合资办厂时坚持的原则。据了解,JFE当时遭广钢拒绝后代表即打道返回东京,只是次日由于广钢态度软化,始于2003年9月签订了正式合资协议。这一出资比问题围绕冷轧厂建设又再度点燃,JFE钢铁也曾提出冷轧厂单论,但镀锌板厂仍由其控股。由于难以达成一致,最后由双方政府出面协调下,马田一以“在中国站稳脚跟乃大事”而妥协。

    JFE钢铁坚持控股的主张是为防止技术流失。针对这次各入股50%的条件采取了一下新的对策:(a)在雇用合同中明确规定,员工转投其他公司而泄漏机密时应赔偿损失;(b)技术资料放在金属盒内,严禁复制,持出时有人监视;(c)作业员按设备配备,不得使之掌握生产线全貌,各设备处公布作业员照片,以防假冒。

    由于降低1%的投资比不仅涉及技术流失,且给JFE钢铁对中国的投资战略带来了根本性的冲击。回顾JFE钢铁曾计划按控股方式在广东省合资建设3乘5,500立方米高炉的千万吨级大钢厂,后因钢铁产业政策禁止外资投资控股受阻而未能实现。这次吸取教训只能和新日铁一样合资建不控股的汽车板厂。马田一认为,从长远看该规定有可能取消,但现在还很难说。所以只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日本其他大钢厂也在进入中国,也为日系汽车业的当地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广州地区,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汽车厂被称为“中国的底特律”,三个厂的汽车部件厂也陆续进入,如丰田的汽车部件已有93%由当地供应。以汽车为主要用户的钢铁业作为受惠市场的同时也是世界1号激战区,即“经广州之道通向世界”。

    (1)广州东行3h车程的惠州市郊的住金曲轴加工厂正拼命增产中,咚咚咚的响声不断,烧红的钢铁在大冲压机下变成复杂形状的部件,当作业员提出加热速度的要求后,润滑剂机器人即伸出铁腕喷洒油雾,说明工艺相当的先进。另外,其2号工厂也在附近开始建设。另外,年内还将生产高级车用V6发动机,丰田等已开始订货。该工厂在试产前2月的2004年8月,JFE钢铁广州区的协作企业德国蒂森?克虏伯提出参与,经了解该公司产曲轴占世界市场的16%,且技术水平高,于是住金同意该公司参股34%,冲压机润滑剂机器人也是该公司开发的。

    (2)在广州市东的佛山市,神钢有生产汽车弹簧的线材加工厂。尽管总经理平度范明谦虚地表示,他们的产品很平常,实际上神钢是国内汽车弹簧用线材的知名大户,并和弹簧加工企业尼帕兹合作,占有国内市场的40%,同时产品还出口欧洲北美,并向当地企业提供技术。这次为方便供应当地汽车厂的悬挂装置用弹簧,将协作企业尼帕兹也带来当地设厂,大大缩短了供应周期,颇受各汽车厂的好评。

    不少大钢铁企业曾进入特殊钢业,也碰到了一些问题。

    日本特殊钢大户的日立金属和宝钢于2006年4月宣布,合资在江苏省南通市建轧辊厂,于2008年投产后供应宝钢,由日立金属控股70%。

这一协定宣布后引起日本钢铁界的重视,因为它不符合中国政府禁止外资在钢企中投资超过50%的规定,如何能通过有关方面的批准。据了解,轧辊属特殊钢的一种,铸造时需对成分的微妙控制和严格的温度管理,而这对宝钢却处于劣势,但因轧辊质量事关钢材品种质量,因此过去基本由日本进口,这次拟改为就近合资生产供应。而日立金属从防止技术流失出发,把控股作为绝对条件坚持。在此条件下双方将铸钢轧辊以机械零部件企业申报而获得批准。
    特殊钢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产品除供应机械、汽车等民需产业外,还同时供应工业、飞机等国防工业,因此政府的管理较严。中国政府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也狠抓了特殊钢企业的合并重组,首先于2003年将辽宁省的大连特钢和抚顺特钢合并,第二年又跨省将黑龙江省的北满特钢并入后形成了年产300万吨的东北特殊钢,竞争能力大为加强。

    和日立金属一样想进入中国特钢市场的企业也很多,如大同特殊钢已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办事处,但因防止技术流失和不得控股的限制尚未进入合资生产阶段,但敢下赌注的为住友金属,其特钢子公司住金小仓已于江苏的特钢大户兴澄特钢合作生产特殊钢棒材,并对兴澄特钢的母公司香港中信泰富有高度的警戒感,该集团近年通过控股大冶特钢和石钢,形成年产720万吨的世界1号特钢厂。据此,原拟利用石钢进行技术合作的爱知制钢和神钢在石钢被并购后即陆续退出。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钢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钢铁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