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5月食糖销量与消费分析

    随着五月末的全国三大主产区的食糖产销数据的出炉,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五月是一个传统的食糖销售淡季,由于各大产区的糖厂已经收榨完毕,除云南有一家糖厂未收榨,今年的五月是一个纯销售的月份,数据显示,五月份单月的食糖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是减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观察1:今天早上全国三大主产区的食糖产销数据与大家见面。

    点评1:本榨季广西累计入榨原料蔗6120万吨(上榨季7688万吨),产糖763万吨(上榨季941.04万吨),混合产糖率12.46%(上榨季12.25%)。截止5月31日,全区累计销糖495.9万吨,混合产销率65.02%。

    点评2:截至5月末,云南省累计入榨甘蔗1740.36万吨,产糖223.29万吨,平均出糖率12.83%,销售食糖120.26万吨,食糖销售率53.85%,食糖工业库存103.03万吨。产酒精14.02万吨,销售7.65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入榨甘蔗39.25万吨,多产糖7.23万吨,出糖率提高0.69个百分点,食糖销售量累计增加15.98万吨,食糖销售率提高5.58%,食糖工业库存减少8.74万吨。

    点评3:截至5月底,广东全省共产糖105.9万吨,销量90.33万吨,库存15.54万吨;其中湛江产量92.158万吨,销糖78万吨,库存14.15万吨,全省食糖产销率为85.3%。

    观察2:五月单月三大主产区的食糖销售情况不是很乐观。

    点评:下表是三大食糖主产区去年五月和今年五月的食糖销量对比(单位:万吨)

 

 2007/2008榨季
 2008/2009榨季
 增减情况
 
广西
 89.1
 76.9
 -12.2
 
云南
 14.07
 23.01
 8.94
 
广东
 12.07
 5.07
 -7
 
销售总量
 115.24
 104.98
 -10.26
 


    为什么5月份单月的销量会同比下降呢?今年的五月有两个节日,即五一劳动节和端午节。许多商家都想借此机会能够增加食糖的销量,可是从上表统计的数据来看,三大食糖主产区的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0.26万吨,销量的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消费市场不容乐观。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从含糖类食品产量增减情况和其他无糖类饮料进入市场以来,消费市场已经承认了一个事实:食糖消费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迹象。

    观察3:现阶段市场上存在一些对消费市场不利的因素。

    点评1:2008年全国糖果、糕点、乳制品、罐头,果汁及果汁饮料1-4月份的产量同比增幅在11.76-19.94%,2009年糖果、糕点、罐头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类等1-4月累计产量的同比增幅在10%以上;通过以上比较,今年以来食糖消费出现增速放缓的迹象。

    点评2:现在市民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饮料商研发出了无糖”饮料。茶饮料、果蔬饮料、功能饮料,就连一向以劲爽口感见长的碳酸饮料也在慢慢的向“健康”靠拢。可口可乐推出的无糖“零度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北京高调引入的“百事极度”无糖可乐。

    点评3:到目前为止,销区的食糖价格已经有突破4000元/吨,产区的食糖报价已经达到达到先前预计的3800元/吨,食糖价格居高不下,淀粉糖就具有价格优势这样为淀粉糖提供了销售的空间,这样刺激了淀粉糖的生产;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的淀粉糖的产量将比去年的产量提高10%,达到818万吨,许多食品加工企业会选择物美价廉的糖类的替代品:淀粉糖。食糖的消费空间无疑被挤占了。

    点评4:食糖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今年五月份没有像去年一样出现多次的高温天气,今年的五月全国大范围降雨较多,因此冷饮等的消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食糖的消费间接受到了抑制。

    虽然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兴许饮料、冷饮能够刺激食糖消费,可是现实终究和理想是有差距的,五月份单月的食糖销量再次为我们敲响了紧钟,看似食糖消费情况不是那么的乐观。(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来源:华储网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食糖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食糖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