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国食糖消费长期增长趋势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食糖消费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虽然有些年份出现消费萎缩的情况,但总体保持向上态势,而且许多年份出现了2位数以上的增长。通过对2001年到2008年食糖消费量数据回归,我们可得到这个阶段食糖消费的时序回归方程:

Y=806.7*1.062^x   (2001=1,判定系数 = 0.9)

  这个回归分析方程反映了2001到2008年,我国食糖消费按照年6.2%的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的长期趋势。食糖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和发展规律为食糖产业的成长创造出难得的黄金发展机会。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食糖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均食糖消费量持续、快速、刚性增长。从人均食糖消费量来看,近些年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在2000年以前,一般认为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大概在6-6.5公斤左右,很长时间没有太大增长。在2002年以后,食糖的人均消费量开始快速增长,根据估算,2002年为7.15公斤,2003年为7.98公斤,2004年8.39公斤,2005年8.79公斤,2006年9公斤,2007年9.2公斤,目前,很多专家和权威人士认为目前我国人均食糖消费已达到10公斤。

    (二)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刚性增长。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中对未来我国人口发展进行了预测:“未来十几年我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每年仍将净增800万人—1000万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的目标,总和生育率必须稳定在1.8左右。按此预测,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13.6亿人和14.5亿人;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达15亿人左右。”人口的持续增长,无疑是食糖消费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三)消费方式西化和消费者人口结构变迁。我国经历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在方方面面都改变着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第一,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均饮料、糕点等含糖食品消费量高速增长,促进食糖消费量的增长。第二,随着开放的进程,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逐步西化,饮食习惯也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得食糖消费的刚性增长。第三,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90年代后出生的人口,在成长阶段,家庭的生活条件较好,从小的消费习惯已比较西化。饮料,奶油蛋糕,快餐等产品的消费比率远远多于目前社会的主要消费人群。现在,这批当年年幼的消费者已进入主要消费阶段,将成为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而这批消费者的饮食消费习惯在成人后也不可能有很大变化。随着这批后改革开放一代的成长,人均食糖消费量将产生跳跃性增长。第四,城镇化比例提高,城镇常驻人口比例增大。城镇人口消费食糖量多于农村地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过去的农民成为了现在的进城务工人员,未来成为城镇常驻人口只是时间的问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也促进食糖消费的高速增长。

    (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约856美元,如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到时候人均GDP应该达到3500美元左右。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人均食糖消费高速增长趋势的启动也是这个时间点前后。200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中国经济发展正式进入了人均GDP2000-3000美元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人们对经济前景将普遍看好,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加,投资将会保持良好的态势,居民对汽车、住房、旅游、金融服务等等各种产品消费需求高速增长。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其经济往往都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持续时间可以长达10年的加速增长期。例如韩国在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后,其经济保持了11年的高增长,平均增长率高达8.8%。在这样的一个大的宏观背景条件下,我国食糖人均消费从2002年到2006年的较高速度的增长,仅仅拉开了食糖消费增长的序幕,从2006-2020年,人均GDP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期间里,人均食糖消费也将会出现加速增长的情况。

    (五)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过食糖消费持续快速的增长历史。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商品国际工贸指南译丛.糖》这本书第二章“二十世纪的糖”的“20世纪的结构性变化”中对食糖消费变化的一段描述:“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食糖)消费一半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印度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1950年印度白糖的消费为130万吨,1960年为220万吨,1970年为380万吨,1980年达500万吨,从1980年开始消费进一步加快,到1990年印度消费达1210万吨,到1997年达1575万吨。以年增长率计算,从1950年到1980年为4.6%,1980年到1997年增长率加快,达到7%。印度的这种消费增长情况在亚洲许多地方都发生过,出口大国中国除外”。印度食糖消费按照年7%的高速,从1980年到1997年持续增长了18年。如果按照这样的对比,我国食糖消费年6.2%的增长率依然低于印度的7%。从增长持续时间看,我国目前食糖高速增长从2002年起步到目前仅7年。如果未来我国食糖消费增长按照印度的经验,增长15年以上,那么,到2015我国食糖消费将接近2000万吨,人均消费15公斤。2020年左右,食糖消费高速增长的趋势可能结束,增长趋于缓慢,消费规模接近2700万吨,人均消费18公斤左右。我国和印度在人口,国情,经济发展等方面非常类似,因此,我国食糖消费增长模式按照印度食糖消费增长的模式发展,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前述我们分析了食糖消费高速增长的几个因素,从目前的情况和未来几年的形势发展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消费人群变迁和成长,人口的长期增长,饮料、糕点、糖果、乳制品行业发展等因素还将存在,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表明这些方面的发展趋缓,因此,我们认为食糖消费量的高速持续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估计至少会持续到2015年左右。未来食糖消费快速增长趋势结束还有待一些信号的具体观察,例如: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趋缓,相关行业增长趋缓,人口数量稳定,人口城镇化趋缓等信号。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食糖消费目前已形成年增6.2%的长期增长趋势,这一趋势还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根据食糖消费量回归方程测试估计,到2015年,我国食糖消费将接近2000万吨,人均消费量达到15公斤左右。新世纪以来的食糖消费高速增长的趋势远未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仅仅是开始的结束而已。
 
附表1:               食糖消费量统计表
榨季结束年 消费量(万吨) 同比变化
2001 823 -
2002 913 10.9%
2003 1025 12.3%
2004 1085 5.9%
2005 1048 -3.4%
2006 1070 2.1%
2007 1250 16.8%
2008 1336 6.9%


数据根据网络查来,不保证数据准确性。
 
附表2:                食糖消费预测表
榨季结束年 消费量预测(万吨)
2009 1386
2010 1472
2011 1563
2012 1660
2013 1763
2014 1873
2015 1989


数据根据消费回归方程计算。

(华商中心信息管理处 谢良俊)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食糖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食糖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