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国食品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分析

     近几年,我国食品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就相关问题作了如下分析。
 
2006~2008年日本、欧盟扣留我国食品简要分析
 
2006~2008年,日本扣留中国食品共计1121批次,农产加工食品、水产食品以及农产食品是扣留最多的食品种类,分别占全部被扣留食品总量的 25.6%、23.6%和19.6%;“成分规格不合格”、“违反《食品卫生法》第11.3条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以及“检出非指定添加物”是最主要的违反内容,该3项内容所检出的被扣留食品分别占当年中国被日本扣留食品总量的54.1%、14.8%和8%。
 
2006~2008年,欧盟RASFF系统共对我国食品发布通报1059项,其中坚果及其制品、与食品直接接触产品以及水产品是受通报最多的食品种类,分别占全部被扣留食品总量的30.4%、24.5%和11.8%;“黄曲毒素”、“物质迁移”以及“兽药和农药残留”是欧盟RASFF系统对中国食品通报的主要原因,该3项内容分别占当年我国被欧盟通报食品总量的28.7%、22.1%和8.5%。
 
除日本和欧盟外,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FDA拒绝进口中国的食品、饮料及农产品共计696批次,占美国FDA拒绝进口中国产品总数的 40.6%。
 
我国水产品被扣留情况及原因分析
 
2006~2008年,在日本扣留中国的食品中,水产品(包括新鲜水产品以及水产加工品)共计363批次,占同期日本扣留我国食品总量的32.4%;欧盟RASFF系统发布的我国水产品类食品通报共计125项,占我国全部被通报食品总量的11.8%。2006~2008年,日本和欧盟RASFF系统共计扣留我国水产类食品488批次,占同期我国被欧盟扣留食品总量(2180批次)的22.4%。
 
2006~2008年,在日本以及欧盟RASFF系统通报扣留的中国共计488批次的水产品中,从加工类型来看,冷冻类水产品共有303批次(其中日本239批次,欧盟64批次),占全部被通报水产品的61.7%;从单个产品来看,被扣留超过10批次以上的产品共有13个,数量最多的是天然活鳗鱼,共计35批次,占全部被扣留水产品总量的7.1%。
 
2006~2008年,日本和欧盟RASFF系统扣留/通报中国水产品原因共计50余项,包括农药和杀虫剂残留过量、检出禁用物质和非指定添加剂、细菌和大肠杆菌含量超标、非法进口,毒素类物质如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等等。
 
1.大肠杆菌呈阳性或含量超标2006~2008年,因检出大肠杆菌呈阳性及含量超标而被日本和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中国水产品共有94批次,所涉及的均为冷冻类水产品。
 
2.细菌超标2006~2008年,我国因检出细菌超标而被日本扣留的水产品共有53批次。
 
3.无色孔雀石绿含量超标无色孔雀石绿是一种杀虫剂,2006~2008年,我国因此原因被日本和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水产品共有51批次。
 
4.贝毒贝毒包括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2006~2008年,我国因检出贝毒而被日本扣留的水产品共有46批次,其中麻痹性贝毒20批次,腹泻性贝毒26批次。
 
5.含有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AOZ)
 
此类物质为禁用物质,2006~2008年,我国因此原因被日本和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水产品共有27批次。
 
6.多磷酸盐过量多磷酸盐作为保水剂和品质改良剂在鱼类等水产品加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某些水产品中禁止使用。2006~2008年,我国因多磷酸盐量多而被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水产品共有25批次(日本无此项)。
 
7.检出汞、砷、镉等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含量超标2006~2008年,我国因此而被欧盟RASFF系统通报的水产品共计17项(日本无此项)。
 
8.碘含量超标2006~2008年,我国因碘含量超标而被欧盟RASFF系统通报的水产品共有14项(日本无此项)。
 
9.检出含有氨基脲此物质为禁用物质。2006~2008年,我国因此项被扣留的水产品共有12批次。
 
10.检出含有氯霉素此物质为禁用物质。2006~2008年,我国因此项被日本和欧盟扣留的水产品有11批次。
 
我国花生及其制品被扣留情况及原因分析
 
2006~2008年,被日本和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中国花生及其制品(包括大、小粒花生及花生制品)共计382批次,占同期被扣留食品总量的 17.5%。其中,日本88批次,欧盟294批次,各占同期本地区被扣留食品总量的7.9%和27.8%。
 
2006~2008年,在日本和欧盟RASFF系统扣留/通报中国的花生产品中,违反的内容以及被扣留原因共8项,包括检出含有黄曲霉素、检出乙草胺以及BHC(皆为农药)残留过量、虫蛀、卫生证书过期或不合格、气味异常(氯)、标签使用错误以及非法进口等。
 
1.检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成为我国花生产品被扣留的最主要原因,2006~2008年,我国因检出黄曲霉毒素而被日本和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花生产品多达337批次,占全部花生产品的88.2%。
 
2.乙草胺含量超标乙草胺是一种内吸性酰胺类除草剂,2006~2008年,我国因乙草胺含量超标被日本扣留的花生产品共有18批次(欧盟无此项)。
 
3.BHC含量超标BHC是一种杀虫剂,2006~2008年,我国因BHC含量超标被日本扣留的花生产品有11批次(欧盟无此项)。
 
4.虫蛀2006~2008年,我国因虫蛀、生虫被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花生产品7批次(日本无此项)。
 
5.无卫生证书或卫生证书过期、不合格2006~2008年,我国因无卫生证书或卫生证书过期、不合格、无效等被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花生产品7 批次(日本无此项)。
 
6.其他除上述4种原因外,我国因气味异常(含氯)以及标签错误被欧盟RASFF系统扣留的花生产品各有1批次(日本无此项)。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食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食品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