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10年1-5月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0年1-5月份,船舶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保持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继续增长,但增幅有所下降,船舶出口保持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利润继续增长。受劳动力价格上升,汇率变动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保持快速增长

    1-5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3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4.9%,其中5月份完工505万载重吨,环比增长25%;承接船舶订单量196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7倍,其中5月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687万载重吨,环比增长52.1%,截至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864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下降0.9%。

    按克拉克松的统计,2010年1-5月份,韩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为1832.6万载重吨、1474.7万载重吨和16622.7万载重吨;日本分别为1345.9万载重吨、78.1万载重吨和9393.4万载重吨。

   (二)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保持增长,增幅继续下降

1-5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202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544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下降14.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1950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下降21.4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278亿元,同比增长26.8%,增幅下降16.5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296亿元,同比增长24.4%,增幅增加15.7个百分点。1-5月船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速比2009年下降4.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7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1438亿元,同比增长20.8 %,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35.7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245亿元,同比增长24.4%,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19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263亿元,同比增长23.8%,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14.8个百分点。

   (三)船舶出口保持增长,增幅有所回落

    1-5月,全国出口船完工量1916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81%;新承接出口船舶订单量1276.6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65%;截止5月底,手持出口船舶订单量16216.8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87%。

    1-5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下降9.4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943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下降18.9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40.1亿元,同比增长29.5%,增幅增加28.9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32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增加19.5个百分点。1-5月船舶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比2009年下降1.4个百分点。

    根据海关统计,1-5月,船舶产品出口金额160.35亿美元,同比增长53.3%%。船舶产品进口6.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3%。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44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为出口的主要市场。


   二、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船舶企业抓住市场回暖时机,积极承接订单

    2010年以来,我国骨干船舶企业抓住市场回暖的时机,加大了接单力度,不仅囊括了国内船东的订单,还主动出击,争取了部分国外船东的订单。统计数据显示,1-5月份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新承接船舶订单122艘、786万载重吨,占全国新承接总量的40.1%;江苏省的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浙江省的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扬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的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等骨干地方船厂也承接了批量新船订单。受益于4月、5月当月新承接船舶订单均超过当月造船完工量,我国船舶企业的手持订单量在4月企稳回升的基础上5月份继续回升,为应对市场低迷和保持企业经营稳定打下良好基础。

  (二)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回升,实现利润保持增长

    1~5月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4.9亿元,同比增长26.5%,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124.2亿元,同比增长36.2%,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25.4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15.3亿元,同比增长32.3%,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26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3.5亿元,同比下降24.3%,比上年同期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船舶行业成本上升的压力在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钢材价格、人民币汇率、劳动力成本将出现上升,船舶行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在不断增大。一是受国际经济复苏,宏观经济向好的提振,国际市场上大宗原材料、燃料价格重拾升势,特别是与造船密切相关的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带来了对船用钢材价格上升的强烈预期。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将使以出口为主的船舶工业承受较大的汇兑损失。此外,为减少净结汇,不少船厂不得不优先采购国外船用配套设备,不利于提高船用设备国产化率,制约国内配套企业的发展;三是造船企业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区,今年以来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已影响到造船企业,企业劳动力成本将出现快速上升。

  (二)航运市场低迷依旧,供需失衡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善

    虽然年初以来全球新船订单成交放大,船舶市场出现回暖,但是多数专家认为,目前航运市场低迷依旧,供需失衡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善。细分年初以来我国成交的新船订单也可以看出,这些订单一部分是来自资本投机性“抄底”的需要,一部分是主流船东为摊平金融危机前高位投资成本的需要,更多的是来自能源原材料进出口贸易商解决自身货物运输而发展船队的需求。总之大部分订单并非源自航运市场真正的新增需求,船舶市场回暖不具备可持续性。

  (三)造船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散货船占比过大

   近年来我国造船能力快速扩张,出现了一大批新建中小造船企业,而这些造船企业多数以承接建造散货船为主,个别甚至仅仅停留在建造散货船单一船型上。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势必对我国造船业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得影响。统计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中,散货船1714万载重吨,占全部新承接订单的87.3%;油船136万载重吨,仅占全部新承接6.93%;全集装箱船13.5万载重吨,占新承接0.69%。在新承接散货船订单中大部分为中小型散货船,其中巴拿马型、灵便型、2万吨以下散货船1413万载重吨,占比高达82.3%,好望角型301万载重吨,仅占17.6%。

    四、市场预测

    5月下旬在韩国召开了“12届国际船舶专家预测会议”会议对目前新造船市场各船型短期及中长期趋势的看法如下:

    油船市场,在目前船厂手持大量油船订单的情况下,油船航运市场供给过剩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从而导致油船新造船市场在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处于低迷状态。从目前来看,影响油船新造船市场最大的因素是今年单壳油船是否能按期淘汰。

    气体运输船市场,由于前几年LNG项目的延迟带来了市场上LNG船供给过剩。但考虑到该船型老龄化程度高(平均为29年),替代需求的出现将有助于新造船市场的恢复。

    散货船市场,一方面拆船、撤单和延期交付在2009年和2010年持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恢复,中国进口铁矿石和煤炭,印度进口动力煤将等因素带动了散货船市场持续繁荣。同时目前船厂手持大量订单将会使得散货船新造船市场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

    集装箱船市场,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2009年集装箱贸易下滑了10%。未来集装箱贸易增长率还会保持在9%左右的水平,同时船队减速将会缓解未来几年集装箱船航运市场供给失衡。

    海洋工程市场,未来几年原油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在目前原油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开发海洋石油活动将会增加。虽然2009年全球仅成交了3艘海洋工程设备,但预计未来几年年均成交将上升。同时在未来的5年,FPS需求也将上升(其中包括LNG-FPSO)。但是,最近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将会影响海洋工程设备订单。

    预计下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预计造船完工量将达到5500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有望达到3000~40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将下降到17000万载重吨左右。

    五、建议

    在新船市场需求严重不足、造船能力集中释放、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保交船、抢订单”仍是船舶行业重点工作。船舶企业要紧盯未来市场变化趋势,除了继续加大散货船承接力度,还要关注LNG船、海洋工程、集装箱船市场可能出现的回升,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努力发掘新船东、新市场。面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船舶企业要认真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工具或财务手段减低风险。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船舶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船舶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