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创新药大梳理(三)乳腺癌篇-乘东风启航,国产创新药春芽萌动
- 2025-06-02 11:11:20上传人:星辰**深海
-
Aa
小
中
大
乳腺癌患者基数大催生治疗药物市场空间广。①患者多,乳腺癌为全球第二大高发的癌种,据世卫组织(WHO)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患者约230万人,占当年新发癌症患者数量的11.5%;②市场大,2023年,在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91亿美元)和HER2药物(96亿美元)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乳腺癌药物的主要市场销售额总计达281
- 乳腺癌患者多、用药市场规模大, CDK4/6及HER2 ADC单品呈现爆发增长
- 患者多:乳腺癌患者基数庞大,治疗需求迫切的患者占比高
- 市场大:乳腺癌创新靶向疗法渗透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 单品强: CDK4/6抑制剂冲击百亿美元规模, HER2 ADC呈现爆发增长
- HER2+ BC:HER2 BC后线ADC大放异彩,未来在早期及低表达患者渗透提升将带动销售扩容
- Enhertu后线治疗 HER2+ mBC地位牢固,拓展前线适应症注入增长新动能
- 细分HER2低表达市场带来新增患者,助力 HER2 ADC打开销售天花板
- 乘东风、国产 HER2 ADC快速跟进,差异化助力共享市场
- TNBC:治疗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潜在创新疗法百花齐放
- 广谱PD-(L)1解决TNBC缺乏传统 Biomaker痛点,PD-1/VEGF实现迭代有望提升疗效
- 潜力靶点 TROP2率先突破 TNBC,科伦博泰 SKB264有望成Best In Class
- TNBC后续靶点百花齐放, ADC成为未来重要技术路线
- HR+/HER2-BC:内分泌疗法升级聚焦口服 SERD,国产CDK4/6i密集上市
- 内分泌治疗模式成熟, 口服SERD/PROTAC有望成为新突破口
- 乳腺癌大品种, 4款CDK4/6抑制剂各具优势
- HR+/HER2- mBC 2L+治疗多线进展,现有 PI3K/AKT/mTOR通路药物优化空间大
- 投资标的
- 恒瑞医药:乳腺癌“成熟 +潜力”创新管线搭配, HER2 ADC有望成为潜在大单品
- 科伦博泰: TROP2ADC开启商业化元年, HER2ADC递交上市申请
- 康方生物: AK112适应症广泛布局,挑战 TNBC一线治疗格局
- 中国生物:曲妥珠生物类似物获批上市, HER2ADC进入Ⅲ期临床
- 信达生物 HER2 ADC进入Ⅱ期临床,先声药业口服 SERD处于Ⅲ期临床
- 风险提示
- 图表1: 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患者约 230万
- 图表2: 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患者约 36万
- 图表3: 部分国家 TNM(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划分的乳腺癌诊断病例分布
- 图表4: 浸润性癌患者的肿瘤细胞生长突破乳腺基底膜,侵袭性更强
- 图表5: 浸润性癌患者占整个乳腺癌患者比例大,达 88.7%
- 图表6: HR+/HER2- BC患者数占比高但预后好, HER2+ BC及TNBC侵袭性更强
- 图表7: 2007年之后创新靶向疗法快速涌现
- 图表8: 2010之后乳腺癌治疗呈现精细化治疗趋势
- 图表9: 创新靶向药物强劲销售推动乳腺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图表10: ribociclib于24年销售已超 30亿美元
- 图表11: abemaciclib 于24年销售超 53亿美元
- 图表12: Kadcyla于2024年销售额保持 20亿美元以上
- 图表13: Enhertu于2024年销售额快速攀升
- 图表14: HER2+ BC亚型后线受 HER2 ADC冲击,HER2单抗及小分子向早期延伸
- 图表15: 抗HER2治疗经历四个时代
- 图表16: HER2 ADC目前在2L+渗透率快速提升,未来在 1L治疗中同样具有巨大潜力
- 图表17: T-DXd快速抢占 T-DM1美国市场份额,同时全球市场份额保持高位
- 图表18: 在HER2 mBC二线治疗中 HER2 ADC疗效凸显
- 图表19: T-DXd目前上市适应症为 mBC后线,未来还将向 1L及早期BC拓展
- 图表20: HER2 ADC在HER2+ mBC的1L治疗具备潜力
- 图表21: HER2+ BC(新)辅助治疗方案方兴未艾
- 图表22: HER2低表达患者纳入带动 HER2靶向治疗市场扩容
- 图表23: HER2 ADC及TROP2 ADC进军HER2低表达乳腺癌治疗
- 图表24: 通过细分 HER2低表达人群,使 HER2/TROP2 ADC迭代化疗创造新市场空间
- 图表25: DESTINY-Breast 04显示无论 PFS及OS,T-DXd疗效相较于化疗均有显著提升
- 图表26: DESTINY-Breast06取得阳性结果,有望革新 HER2-low及HER2-ultralow治疗格局
- 图表27: 伴随着DESTINY-Breast06试验成功,约 90%的mBC患者均能使用 T-DXd
- 图表28: SG与化疗相比,中位 OS延长3.2个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图表29: 国产HER2 ADC密集进入临床后期阶段
- 图表30: 国产HER2 ADC疗效比肩 T-Dxd,且安全性更优
- 图表31: 维迪西妥单抗 显著延长患者 PFS,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 44%
- 图表32: 映恩生物通过与 BioNTech的合作加速推进 DB-1303的国际化
- 图表33: 针对HER2低表达的疗效及安全性,部分国产 HER2 ADC比肩T-DXd
- 图表34: TNBC解救主要采用化疗 +免疫模式,治疗方式匮乏
- 图表35: 创新靶点在决定 TNBC的治疗格局中的重要性更高
- 图表36: PD-(L)1免疫疗法需联合化疗才能在 TNBC中展现较好疗效
- 图表37: PM8002/BNT327的Ib/II期数据显示不论 PD-L1表达都有生产获益
- 图表38: KN046一线治疗 TNBC的mOS超30个月
- 图表39: TROP-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
- 图表40: SKB264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 TNBC患者治疗效果优异
- 图表41: TROP2 ADC替代化疗与 IO疗法联用前线治疗 TNBC
- 图表42: 目前全球开发进度在Ⅱ期以上的 TROP2 ADC合计八款
- 图表43: TNBC后续潜在靶点百花齐放
- 图表44: 多样靶点在治疗 TNBC中同样疗效潜力较大
- 图表45: 内分泌治疗与 CDK4/6i已成为HR+/HER2-BC全线治疗的基石方案
- 图表46: 内分泌治疗问世早,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成熟
- 图表47: 全球口服 SERD在研加速,赛生药业、先声制药、益方生物国产口服 SERD开发进度领先
- 图表48: CDK4/6i成为1L治疗HR+/HER2- mBC的基石药物之一
- 图表49: 四款CDK4/6i虽均已纳入医保,但纳入的适应症仍有差异
- 图表50: CDK4/6i在HR+/HER2- mBC全线均有布局
- 图表51: CDK4/6i在后线治疗 HR+/HER2- mBC疗效数据依旧优异
- 图表52: PI3K/AKT/mTOR通路成为后线治疗 HR+/HER2- mBC的方案之一
- 图表53: 治疗HR+/HER2- mBC的PI3K/AKT/mTOR通路药物
- 图表54: 恒瑞医药营收利润规模
- 图表55: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
- 图表56: 恒瑞医药乳腺癌布局梳理
- 图表57: 科伦博泰营收利润规模
- 图表58: 科伦博泰研发 投入
- 图表59: 科伦博泰乳腺癌布局梳理
- 图表60: 康方生物营收利润规模
- 图表61: 康方生物研发投入
- 图表62: 康方生物乳腺癌布局梳理
- 图表63: 中国生物营收利润规模
- 图表64: 中国生物研发投入
- 图表65: 中国生物乳腺癌布局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