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系列报告(三)
- 2025-07-30 09:11:00上传人:Be**男人
-
Aa
小
中
大
投资要点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我国人身险产品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1)我国人身险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因为市场利率的变化导致主流人身险产品变更的情况:①1996-1999年期间,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由6.5%降至2.5%。受低预定利率影响,传统保障型寿险产品价格高企难以吸引客户,险企为了应对销售困难的局面,先后开发投连型、分
- 1. 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我国人身险产品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
- 1.1. 长端利率中枢下行已成为当下人身险公司的最大风险,产品转型是险企负债端的破局之路
- 1.2. 借鉴海外市场人身险产品转型经验,转型死差、费差或维持利差均是可行之道
- 1.3. 我国人身险虽已度过快速发展期,但保险密度、深度距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行业
- 发展空间依旧充足
- 2. 险企转向死差、费差要收益,以健康险为代表的保障型产品发展空间广阔
- 2.1. 定期寿险:高性价比产品或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 2.2. 医疗险:构建多险种、多方位保障的医疗险产品矩阵
- 2.2.1. "保险+科技+服务"促进医疗险创新发展,长期医疗险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流
- 2.2.2. 惠民保是医疗险普惠性的重要发展产品
- 2.2.3. 多方位医疗需求急剧提升,中端医疗成为新的蓝海市场
- 2.3. 重疾险:需突破固定模式,实现多样化供给体系
- 2.4. 国家政策不断加码支持长护险、失能险发展,老龄化人群将带来需求基础
- 2.5. 投连险:能帮助险企提升费差空间
- 3. 继续维持利差空间,浮动收益型产品能进一步降低险企负债成本
- 3.1. 分红险分红实现率、万能险结算利率能够随市场收益率下行而下调,保证了险企的利差空
- 间
- 3.2. 契合客户多元需求,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仍极具发展前景
- 3.3. 受益于养老年金持有期较长的特点,分红型养老年金或迎新的发展机遇
- 3.4. 专属商业养老险有望进一步催化年金险市场发展
- 4. 风险提示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 行业深度报告
- 东吴证券研究所
- 3 / 22
- 图1: 1993-1999中国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与人身险预定利率变动情况
- 图2: 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 %)
- 图3: 保险公司“三差”示意
- 图4: 保险公司利润影响因素分析
- 图5: 2010-2024年中国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 图6: 2010-2022年中国人身险业保费收入及占全球市场份额
- 图7: 2010-2022年中国、 EMEA发达国家及全球人身险密度(美元 /人)
- 图8: 2010-2022年中国、 EMEA发达国家及全球人身险深度
- 图9: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仍处于高位(亿元)
- 图10: 保险公司及保险科技公司在产业链中与上下游相关企业协调
- 图11: 商业医疗险产品矩阵图
- 图12: 2021年重疾险保费收入开始出现下滑
- 图13: 利率下行阶段美国寿险业独立账户占比显著提升
- 图14: 部分险企分红实现率情况
- 图15: 部分险企万能险结算利率情况
- 图16: 工商银行定存利率持续走低( %)
- 表1: 部分险企定期寿险产品
- 表2: “惠民保”与基本医保、大病医保、百万医疗产品对比
- 表3: 各险企推出部分创新重疾险产品
- 表4: 2016年以来长期护理保险有关政策持续推进
- 表5: 传统型和分红型养老年金的区别
- 表6: 2024年部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结算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