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智能可穿戴人工喉

3月30日,科尔沁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3年第3次集体学习会暨“理响科尔沁”大讲堂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科尔沁区意识形态工

  语音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但说话者的健康状态(例如神经疾病、癌症、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声音障碍)和周围环境(噪音干扰、传播介质)往往会影响声音的传输和识别。研究人员一直在改进通用语音识别和交互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很好地处理细微的声音或嘈杂的环境。多通道声波传感器可以提高声音识别的精度,但因体积较大而无法佩戴。近期,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智能可穿戴人工喉(AT),可以实现语音感知和发声。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期刊,论文的标题“Mixed-modality speech recognition and interaction using a wearable artificial throat”。

  该研究团队通过激光直写技术在超薄聚酰亚胺薄膜上转化出基于石墨烯的智能可穿戴人工喉(AT),实现了对声音信号和机械运动的混合模态的感知,使AT能够获得低基频信号,同时具有抗噪声的语音感知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模态AT能够检测基本语音元素(音素、声调和单词),平均准确率达到99.05%。此外,通过集成AI模型,AT识别出了喉切除术患者含糊说出的日常词汇,准确率超过90%。同时,AT还可以通过热声效应实现声音的播放功能,以恢复患者的发声能力。

  该研究提出的AT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性能稳定、抗噪性强、可集成发声等特点,使其成为下一代语音识别和交互系统的有力工具。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科学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科学行业标签

緈諨**只豬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