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为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措施》制定背景
陶瓷产业是我省重要的传统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前景良好。先进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机械、化工等工业领域。我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集群主要包括特种陶瓷、日用瓷、艺术瓷、建筑陶瓷等陶瓷制品制造业以及陶瓷运输服务业、陶瓷外贸出口、陶瓷装备制造业、陶瓷文旅产业等陶瓷上下游产业。我省陶瓷产业经过多年积累,已在全国陶瓷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是集聚效应大。株洲醴陵形成了以高压电瓷、日用瓷为主,电子陶瓷、新型环保陶瓷、高温耐磨陶瓷、工艺瓷等产品为辅的发展格局。娄底新化形成了以电子陶瓷为主、耐磨耐热陶瓷为辅的产业特色。二是品牌影响广。拥有“醴陵釉下五彩瓷”“醴陵红瓷”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华联”“红官窑”等10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出口名牌产品,18个马德里国际商标。醴陵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第三批产业集群(陶瓷)区域品牌试点县。三是创新能力强。拥有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子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创新研究、检测与标准化平台,特高压互感器瓷套、核电机组出线瓷套、动力电池陶瓷密封等先进陶瓷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轻质陶瓷填料、大型电真空陶瓷管、炻瓷等产品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陶瓷专利申请量屡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