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早上,湛江市坡头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一个对虾养殖水塘,早上不到7时,渔民们已经忙碌起来了,撒网、赶虾、起虾,他们要在太阳变“毒”之前尽量把虾全部打捞上来,这样才能保持虾的活力和鲜度。这样的养殖户,2019年产业园刚开始建设时只有一万多户,短短几年时间,产业园带动农民参与对虾等水产养殖、加工、流通环节的人数已超5万人,产业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广东高度重视联农带农机制,如何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衔接?这个“国字号”对虾产业园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通过积极探索利益联结紧密的联农带农增收机制,产业园与农户构建起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成效显著,新型经营主体引领成效显著。到2022年年底,产业园内从事对虾生产、加工全产业链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4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上市公司 1 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地市级以上的对虾等水产养殖专业示范合作社与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86家和6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