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网网讯,2025年开年,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迎来了更为广阔的政策空间。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一、保险资金入市:政策支持与目标设定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具体目标是力争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意味着每年将为A股市场新增数千亿元的长期资金。
二、保险资金入市:长周期考核机制
长期以来,考核周期过短一直是阻碍商业保险资金加大对A股市场投资力度的一大症结。《2024-2029年全球与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指出,为破除这一制度性制约因素,《实施方案》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3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3年到5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三、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的潜力与影响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06%。按30%的比例计算,仅中国人寿与中国人保两家头部险企注入A股市场的资金就有望达到183.9亿元。广发证券分析认为,保险资金有望增加权益资产来应对低利率环境,是目前权益市场确定性较高的增量资金。
四、保险资金入市:私募基金的试点与推广
《实施方案》提出,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首批试点为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共同发起设立的鸿鹄基金,基金规模为500亿元。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指出,第二批试点的规模拟定为1000亿元,后续还将根据保险公司的意愿和需要逐步扩大参与试点保险公司的数量和基金规模。
五、2025年保险行业发展前景:数据与展望
新增保费与增量资金:预计2025年新增保费1.12万亿元,30%投入A股将带来约3353亿元增量资金。
长周期考核: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实施,将使保险资金摆脱短期考核压力,更加注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市场影响:大规模险资入市有利于银行等高股息板块估值提升,同时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长期资金。
总结
2025年,保险资金入市迎来了重要的政策机遇。通过提升A股投资比例、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及推动私募基金试点,保险资金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资金,进一步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随着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保险行业将在资本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