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类“吃播”节目备受社会关注。在社交平台上,网络主播们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展现各种美食、促进餐饮消费。然而,为了吸引流量、博人眼球,有的主播在探店时将各式菜品摆满桌面,每道菜却只吃一两口,直播完直接倒掉;有的主播以荒诞、怪异的方式,将好好的食材做得无法下咽。浪费粮食、糟蹋食物,种种另类“吃播”行为,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格格不入。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来注重敬畏食物、尊重食物。“吃播”的本意,在于推荐优质食材、分享品尝美食的快乐。网络主播不顾食物能不能吃完、好不好吃,或超量点菜、或烹饪“黑暗料理”,折射出一种扭曲的食物观。胡吃海喝、“奇葩烹饪”、暴饮暴食等直播,看似新奇、有趣,实则既浪费食物,也有损主播身体健康,不利于改善网络生态、培厚社会文明。
在拥有海量用户的网络平台上,另类“吃播”造成的食物浪费,会给很多网友传递错误的饮食观念,甚至引发跟风模仿、误导更多消费者,进而影响到社会层面正确消费观、饮食观的形成和传播。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有违反这一规定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停止提供信息服务”。相关管理主体有必要对这类“吃播”行为加以整治,加强对网络表演、网络视听平台和经纪机构以及网络主播的监督管理,督促网络主播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自觉抵制易造成不良饮食消费、食物浪费效应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