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有网友称在湖南张家界旅游时,疑遭遇出租车和饭店联手宰客,两人点了两个菜共消费844元。相关帖子下,不少网友声称有相同的遭遇:被网约车司机强行带到该饭庄,且消费性价比极低。2月5日,媒体记者从张家界永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事发后,永定区市监局已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工作人员现场确认涉事饭店明码标价等情况属实。”
据报道,这名网友本来提前做好攻略,选择了一家口碑不错的饭店,想去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最终,却因为听信出租车司机的话,落入了饭店布下的价格陷阱。看到这样的套路,很多人应该都不会感觉陌生。在某些旅游地区,总有一些出租车司机热衷带外地游客去饭店用餐,然后再收取商家的提成,不少外地游客都因此遭遇“阴阳菜单”。
有目共睹的是,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宰客行为,外地游客大多选择“吃哑巴亏”,而很少当场拍案而起。究其原因,游客出门在外,一般都提前安排好了行程,如果消费投诉处置繁琐,多数人都只能就此作罢——遭遇价格欺诈,大不了损失些许金钱,倘若陷入维权纠纷的泥潭,势必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无疑是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何况,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现实,不少人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因此,不少外地游客宁愿事后在网上吐槽,也不想或者不敢在第一时间表示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