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气候大会对投资影响专题报告(二):COP28回顾:损失与损害基金

损失与损害基金助力公平气候适应格局,但未来效果仍存争议。损失与损害基金于在COP28上正式启动,19个认捐方共计认捐6.61亿美元。基金将帮助受到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脆弱国家,助力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受的各种挑战。但认捐金额过少、基金董事会成员确定晚于预期、基金运作模式与供资计划仍待确定引发了关于损失与损害基金

1842024/03/04VIP会员专享

宏观观察2023年第33期(总第488期):关于更好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作用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021年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简称支持工具),并多次表示碳市场是“大棒”,而支持工具是“胡萝卜”,激励商业银行利用该工具多向碳减排领域发放贷款(简称碳减排贷款)。笔者根据近期在多地调研了解到的情况,银行使用支持工具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但目前也存在期限过短、利率调节机制缺乏弹性等问题,导致碳减排贷款收益性较差,激励效果还有提升空间。建议:第一,将碳减排支持工具由阶段性转为长期性工

1852023/08/09VIP会员专享

ESG专题:解密MSCI的气候指标,助力ESG投资气候目标的实现

投资要点  本次ESG专题聚焦MSCI文章《了解MSCI的气候指标》(UnderstandingMSCI’sClimateMetrics),其对ESG投资在促进气候目标实现过程中如何选择气候指标提供了建议。此篇文章从气候投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个工具包,在评估气候变化风险与绩效中可以使用的指标类别、计算方法以及选择指标时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文章介绍了当前各方在使用气候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不

1772023/02/09VIP会员专享

气候变化专题策略:多地最高温破历史极值,软饮料产业链或超预期

事件:  6月至今,我国与海外均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过程且仍将持续。  投资要点:  我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性强  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六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4℃,为1979年以来最高纪录。欧、亚、北美出现了广泛的极端高温事件。国内高温事件持续月余,多地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长期因素全球变暖带来全年均温提升,中期因素拉尼娜事件带来“冷冬热夏”,短期因素暖高压带强势带来强下沉气

1712022/07/22VIP会员专享
  • 气候变化专题策略:多地最高温破历史极值,软饮料产业链或超预期

    事件:  6月至今,我国与海外均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过程且仍将持续。  投资要点:  我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性强  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六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4℃,为1979年以来最高纪录。欧、亚、北美出现了广泛的极端高温事件。国内高温事件持续月余,多地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长期因素全球变暖带来全年均温提升,中期因素拉尼娜事件带来“冷冬热夏”,短期因素暖高压带强势带来强下沉气

    171VIP会员专享
    07-222022
    了解更多
  • 气候变化报告:如何就这项迫在眉睫、充满挑战的任务做出部署

    未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被视为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与气候相关的风险被列为未来十年威胁人类最严峻的三大风险,而气候行动失败被视为影响最大的中长期威胁。  气候变化也对企业带来重大影响。企业需要尽快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碳排放。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转向低碳模式,预计有关工作在未来几年将会继续增加。正如毕马威发布的《2021年首席执行官展望

    93VIP会员专享
    07-122022
    了解更多
  • ESG双周报第十四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出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卷首语  ESG指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投资和评估企业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分析和投资的决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企业的财务信息,也要重视ESG非财务信息。考虑ESG因素的投资也叫负责任投资,具有受托人责任,旨在推动公司把社会环境等要求融入到企业业务中去,降低风险,实现价值创造,产生长期回报。本系列主要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

    106VIP会员专享
    07-042022
    了解更多
  • ESG双周报第十三期:提高适应气候变化主动性和积极性

    卷首语  ESG指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投资和评估企业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分析和投资的决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企业的财务信息,也要重视ESG非财务信息。考虑ESG因素的投资也叫负责任投资,具有受托人责任,旨在推动公司把社会环境等要求融入到企业业务中去,降低风险,实现价值创造,产生长期回报。本系列主要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

    57VIP会员专享
    06-202022
    了解更多
  • 气候风险管理

    毕马威可以支持银行满足新监管要求,包括:将气候因素纳入战略制定过程,并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银行风险管理框架和压力测试,以确保有效管理固有风险和与气候风险相关的财务影响等。金管局的期望  对于所有本地注册认可机构,GS-1的要求应在单独实体层面实施;如适用,应同时在并表层面实施,涵盖其子公司。  对于国际银行集团,应对所采用的集团层面或区域层面的流程进行评估,以确保这些流程适用于本地环境。金管局将

    88VIP会员专享
    01-262022
    了解更多
  • 评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多项重要共识达成,全球合作更进一步

    核心摘要  第一,2021年11月1-13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下简称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COP26主要议题共有四项:减排、适应气候变化、调动金融资源促进减排、强化减排合作。各缔约方于会中对多项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部分协议,并终于11月13日“拖堂”完成对《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修改。  第二,COP26共有三项突破:一是对《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具体落实方式达成共识;二是将逐

    186VIP会员专享
    11-162021
    了解更多
  • COP26气候协定:以退为进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政治问题,协商和妥协的过程是各国对发展规则制定权的角力。在后疫情时代,滞胀的经济现状和破碎的供应链让国家之间相互妥协变得更加困难,传统能源价格上涨所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进一步增加了达成任何一个减碳承诺的难度。  因此,这次COP26大会的气候公约,最重要的成果是弱化了净零和气候目标,软化了消减化石能源的表述,强调关注发展中国家、传统行业从业人员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强调关注发展平

    181VIP会员专享
    11-162021
    了解更多
  • 全球气候治理:历史演进与中国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国际议题,全球即期大力减排的激励总体不足。一是碳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二是减碳需要全球一致行动,但却难以避免单一国家“搭便车”的行为。三是各国减排的收益和成本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国家的减排意愿存在极大差异。四是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跨期问题,考虑到技术进步,在减排上“等等看”可能是更优的策略。  全球气候议题的内生缺陷,决定了全球“脱碳”是一个艰难而漫

    185VIP会员专享
    11-122021
    了解更多
  • COP26草案出台,中美达成气候行动联合宣言

    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主办国英国公布了一份协议草案。草案包括四大内容:气温升幅控制在1.5度内;加快淘汰化石燃料;富裕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及敦促各国在2022年底前加强其国家自主减排计划目标。然而,要让各国妥协并最后达成共识仍面临几个方面的障碍。与此同时,在大会闭幕前夕,中美“出乎意料”的宣布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不仅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

    193VIP会员专享
    11-122021
    了解更多
  • 前瞻性研究点评:评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加强气候合作:中美新共识与新方向

    当地时间11月10日,中美于格拉斯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以下简称《联合宣言》),承诺继续共同努力,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宣言》主旨为:在2020-2030年间,通过中美各自、共同及与其它国家合作,加快向全球净零经济转型。未来中美将在政策框架、重点气体(甲烷及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及管控、

    100VIP会员专享
    11-122021
    了解更多
  • 碳减排支持工具:货币调控的一次探索

    1 月 8 日,央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下简称“碳减工具”) ,应如何理解?碳减工具近似于附带细节条件的再贷款。任何一项结构性工具都能够拆分为五个要素,碳减工具亦不例外:特定金融机构(全国性金融机构)、特定优惠条件(信贷利率优惠)、特定企业(三大减排领域) 、特定发放条件(项目评估和信息披露),特定激励措施(先贷后借和流动性支持)。  不同结构性工具框架极其相似,稍加调试结构性条件,一

    179VIP会员专享
    11-102021
    了解更多
  • 解读碳减排支持工具:相当于一次“变相降息降准”吗?

    事件:11月8日,央行发布公告,推出市场预期已久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其核心内容为央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对此,我们具体解读如下:  一、怎么看此项工具提供的资金成本?  碳减排支持工具实际上属于央行再贷款的一种,即商业

    74VIP会员专享
    11-102021
    了解更多
  • 宏观点评:碳减排工具的意义和影响

    碳减排工具的首要意义是在产业层面,有助于加快清洁能源体系建设、降低长期滞涨风险。除此之外,碳减排工具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会附带有一般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  规模方面,预计碳减排工具实际支持的贷款规模是接近但略低于1万亿;  价格方面,如果不考虑坏账等因素,1年期绿色贷款的利差是165BP,稍低于当前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202BP/216BP);  效果方面,按照8000亿贷款规

    155VIP会员专享
    11-102021
    了解更多
  • 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助于定向宽信用

    1 月 8 日,央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与同期限 LPR 大致持平。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央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 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 1.75%。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认为,碳减排领域的企业融资

    94VIP会员专享
    11-102021
    了解更多
  • 人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关注清洁能源方向

    事件  11月8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点评  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从性质上来看,本次央行新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具备一定创新

    114VIP会员专享
    11-102021
    了解更多

联合100多家优质研究公司
50000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点击了解更多

找报告 就上报告网

相关产业问答更多 >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